天球卞璧为世瑞,遇贵则贱贱则贵。
形山之宝迥不同,赫然谁敢当头觑。
我笑庐山十八贤,莲漏声中门眼睡。
独有渊明解见机,瞥尔攒眉便归去。
上人亲自山中来,老我不必频频举。
铁牛耕破舌头皮,有口莫吸西江水。
【注释】
- 天球: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象,象征帝王。卞璧:古代玉器名,有双璧。世瑞:指帝王的福运。贵则贱贱则贵:指地位高贵的人往往自视清高,而地位低微的人反而能得宠于人。
- 形山之宝迥不同:形容各种宝物各有所长,各具特色。迥不同:迥然不同。
- 赫然谁敢当头觑:形容气势威猛,令人不敢正视。当头觑:直视头顶上。
- 我笑庐山十八贤:我嘲笑庐山上的十八位高僧。十八贤:指佛教中的十八罗汉。
- 莲漏声中门眼睡:莲花漏计时的声音,使人们不知不觉地入睡。
- 独有渊明解见机:只有陶渊明理解这种机会。渊明: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时期的诗人,以田园诗著称。
- 瞥尔攒眉便归去:形容陶渊明见到这种情况,立即皱起了眉头,表示不愿意参与。
- 上人亲自山中来:指山上的和尚亲自来到山下。上人:对出家人的尊称。
- 老我不必频频举:说我不必再频频举起酒杯了。
- 铁牛耕破舌头皮:形容铁牛耕作时用力过大,把犁铧都磨破了。铁牛:犁田用的大铁牛。
- 西江水:指长江的水,比喻酒。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诗人借咏古讽今,抨击那些趋炎附势、攀附权贵之人,表达了自己不愿与他们为伍的态度。全诗语言质朴通俗,形象生动鲜明,富有生活气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句“天球卞璧为世瑞”,借用古人的典故,指出帝王的福运可以给世人带来吉祥如意。然而,接下来两句却一转:“遇贵则贱贱则贵。”意思是说,当富贵到来的时候,就会变得低贱;而在贫贱之中得到富贵,也会变得尊贵。这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深刻揭示,表明了作者对于富贵无常、变化无穷的看法。
第三句“形山之宝迥不同”,进一步说明各种宝物各有所长,各有特色,无法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它们的价值。这既是对于前两句的补充解释,又是对整个诗句主题的升华。
紧接着的四句诗,诗人以庐山上的十八位高僧为例,进行了讽刺。他嘲笑这些僧人在莲花漏声中沉睡,不知外界的变化,而自己却在山中过着隐居的生活。这既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也反映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六句诗,则是直接针对那些趋炎附势、攀附权贵之人进行讽刺。诗人认为只有像陶渊明那样理解时机、不轻易随波逐流的人,才能真正把握自己的人生。这里,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陶渊明与那些攀附权贵之人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凸显了自己的立场和主张。
最后四句诗,诗人再次回到开头的“天球卞璧”这一意象上来,进一步强调了富贵无常的观点。他认为即使拥有帝王之福的天球卞璧,也无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那些攀附权贵之人,更是如此。因此,他劝告人们不要频频举杯庆贺,而是应该珍惜自己的幸福时光,过好每一天。
整首诗通过咏古讽今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富贵无常、变化无穷的看法,同时也揭示了那些攀附权贵之人的真实面目。语言质朴通俗,形象生动鲜明,富有生活气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