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乎,参禅乎,参禅须是大丈夫。
当信参禅最省事,单单提个赵州无。
行亦提,坐亦提,行住坐卧常提撕。
蓦然打破黑漆桶,便与诸圣肩相齐。
所以懒瓒不受黄麻诏,芙蓉不受紫衲衣。
既是参禅了生死,谁肯逐物成自欺。
近代参禅全不是,尽去相师学言语。
纵然学得言语成,恰似雕笼养鹦鹉。
鹦鹉随人巧调舌,白日千般万般说。
问渠所说事若何,随问随言怎分别。
劝后生,宜猛烈,着手心头便须瞥。
三乘教典米中沙,百千诸佛眼中屑。
参禅乎,参禅乎,丝毫系念非良图。
堪叹神仙张果老,灼然不爱药葫芦。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描述了参禅的过程及其对个人修行的影响。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解:
参禅乎,参禅乎,参禅须是大丈夫。
译文:参禅啊,参禅啊,参禅必须是真正的大丈夫。
注释:这里的“大丈夫”意味着那些有坚定决心和勇气面对困难的人。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参禅者必须具备的坚韧不拔和勇敢精神,这是通往心灵自由的关键。当信参禅最省事,单单提个赵州无。
译文:相信参禅是最简单的事情,只需抓住一点(赵州无)就可以。
注释:“赵州无”是禅宗中的一个术语,意味着一切皆空,没有固定的概念或实体存在。
赏析:这句话鼓励人们不要被复杂的理论束缚,而是要抓住最核心的东西去修行,即“赵州无”。行亦提,坐亦提,行住坐卧常提撕。
译文:行走时也提,坐下时也提,无论是行走还是静坐,都需要经常提醒自己。
注释:“提撕”是一种修行的方式,通过不断地提醒和反思来保持内心的清醒和专注。
赏析:这表达了修行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和练习。蓦然打破黑漆桶,便与诸圣肩相齐。
译文:突然之间打破了黑漆桶,就能和所有圣人站在同一边。
注释:“黑漆桶”在这里象征着世俗世界的诱惑和迷惑,打破它象征着摆脱外界的干扰。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修行者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决心,才能超越世俗的限制,达到心灵的自由。所以懒瓒不受黄麻诏,芙蓉不受紫衲衣。
译文:因此懒瓒不接受黄麻诏书,芙蓉也不接受紫色衣服。
注释:“黄麻诏”和“紫衲衣”都是佛教中的象征物,分别代表了世俗的权力和诱惑。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修行者对于世俗诱惑的拒绝,他们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和清净。既是参禅了生死,谁肯逐物成自欺。
译文:既然已经参悟了生死的真谛,还有谁会为了物质而欺骗自己呢。
注释:“生死”在佛教中是指生命的本质,而“自欺”指的是人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虚假自我。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修行者对真理的追求,他们不再为外在的物质所迷惑,而是专注于内心的修行。近代参禅全不是,尽去相师学言语。
译文:近代的修禅者并不真诚,完全是为了学习语言。
注释:“相师”在这里指的是那些表面上谈论佛法,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理解佛法的人。
赏析:这句话批评了那些表面修禅、实则空洞的行为,强调了真正的修禅应该是内在的觉醒和实践。纵然学得言语成,恰似雕笼养鹦鹉。
译文:即使学会了语言,却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鹦鹉一样只能模仿。
注释:“鹦鹉”在这里象征那些只会说话而无法真正理解佛法的人。
赏析:这句话揭示了一种常见的误区,即认为掌握了佛法的语言就是真正的修行。鹦鹉随人巧调舌,白日千般万般说。
译文:鹦鹉随着人的巧妙话语调整其言辞,白天千般万般地表达着。
注释:“巧调舌”指的是灵活多变的言辞技巧。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一种鹦鹉式的修行者,他们总是试图迎合他人,而不是真正理解和实践佛法。问渠所说事若何,随问随言怎分别。
译文:问我所说的事情究竟如何,随问随答又怎么分辨对错?
注释:“渠”在这里指提问者。
赏析:这个问题挑战了传统的思维模式,鼓励提问者直接质疑并寻求答案,而不是依赖于传统的说法。劝后生,宜猛烈,着手心头便须瞥。
译文:劝诫年轻一代,宜于猛烈前行,一旦动手就须立刻决断。
注释:“猛烈”指的是果决和迅速的行动。
赏析:这句话鼓励年轻一代要有果断和迅速行动的决心。三乘教典米中沙,百千诸佛眼中屑。
译文:三乘教典只是米中的沙子,百千诸佛眼中却是尘埃。
注释:“三乘教典”指的是佛教的三种基本教义,即小乘、大乘和密乘。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佛法的深邃和博大,即使是最基本的教义也蕴含着无限的智慧。参禅乎,参禅乎,丝毫系念非良图。
译文:参禅啊,参禅啊,丝毫牵挂都不是好的方法。
注释:“系念”指的是过于执着或牵挂。
赏析:这句话提醒人们要放下不必要的牵挂,才能真正深入地修行。堪叹神仙张果老,灼然不爱药葫芦。
译文:可惜神仙张果老,确实不喜欢那药葫芦。
注释:“张果老”是传说中的一个神仙,这里指的是他的高洁品质。
赏析:这句话赞扬了张果老的高洁品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世俗诱惑的不屑一顾。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参禅的过程及其对个人修行的影响。它鼓励人们要有坚定的决心和勇气面对困难,不要被世俗的诱惑所束缚,而是要抓住最核心的东西去修行。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放下不必要的牵挂,才能真正深入地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