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人兮湘水濆,冷香和月浸黄昏。
自怜不入离骚谱,待把芳心吊楚魂。

《咏梅三十首 其三 江梅》是一首描绘江边梅花的诗歌。下面将逐一解释诗句的含义,并提供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诗句原文
    若有人兮湘水濆,冷香和月浸黄昏。
    自怜不入离骚谱,待把芳心吊楚魂。

  2. 逐句释义

  • 若有人兮湘水濆:如果有一个像屈原一样的人,出现在湘水之滨。”濆”是岸的意思,表明了诗人对某个人物出现的期待或想象。
  • 冷香和月浸黄昏:江边的香气与月光交融,渗透在黄昏时分。”冷香”形容梅花的香气清新而不失雅致,”浸”表示香气和月光相互融合。
  • 自怜不入离骚谱:我自愧不如屈原的作品,无法被收录。”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此处用来形容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谦。
  • 待把芳心吊楚魂:我将用我的芬芳之心来哀悼楚国的灵魂。”芳心”比喻梅花的芬芳,”吊”则意味着哀悼。
  1. 诗意赏析
  • 这首诗通过”若有人兮湘水濆”表达了诗人对某种人物或事件的期盼,可能是对某种理想状态的追求,或是对某种历史人物的思念。
  • “冷香和月浸黄昏”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夜晚,梅花的清香伴随着月色和微风,给人以美的享受。
  • “自怜不入离骚谱”反映了诗人的自我反思,认为自己的才情不足以与古人相比,这种自省也是诗人自我提升的一种方式。
  • “待把芳心吊楚魂”则是一种深沉的情感表达,诗人不仅欣赏梅花的美丽,更对其背后的文化意义有所感悟,甚至对其命运有所感慨。

《咏梅三十首 其三 江梅》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个人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