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地鼓鼙迎日出,倚天梁栋与云浮。
北瞻帝阙三千里,南控臣藩二百州。
江海无波沈罔象,旌旗垂野驻貔貅。
鸾回丽榜多深意,绣衮于今有魏牟。
【解析】
题拱北楼,即登拱北楼。此诗是诗人登上拱北楼后所写。诗的首联“殷地鼓鼙迎日出,倚天梁栋与云浮”两句,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心旷神怡的意境。殷地鼓鼙迎日出,指殷墟(今安阳)一带在朝阳的照耀下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倚天梁栋与云浮,形容楼阁高耸入云,凌架于天宇之间。这里既表现了拱北楼的建筑特点,也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颔联“北瞻帝阙三千里,南控臣藩二百州”两句,描写了拱北楼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北瞻帝阙三千里,指拱北楼位于燕山以北,可以远眺中原大地;南控臣藩二百州,指拱北楼地处北方边陲,可以俯瞰整个国家版图。颈联“江海无波沈罔象,旌旗垂野驻貔貅”两句,通过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心旷神怡的意境。江海无波沈罔象,意思是江海没有波浪,沉没了怪兽罔象。旌旗垂野驻貔貅,意思是旗帜飘扬在野外,驻住了猛兽貔貅。尾联“鸾回丽榜多深意,绣衮于今有魏牟”两句,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感情。鸾回丽榜多深意,意思是龙凤呈祥的大旗在回荡着,多含有深意;绣衮于今有魏牟,意思是今天的绣衣上还绣着魏牟这个字。这两句既表现了作者对国运的担忧,也为后来的明成祖建文帝被朱棣夺位埋下了伏笔。
【答案】
这首诗是诗人登上拱北楼后所写。首联“殷地鼓鼙迎日出,倚天梁栋与云浮”,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心旷神怡的意境。“殷地鼓鼙迎日出”,指殷墟一带在朝阳的照耀下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倚天梁栋与云浮”,形容楼阁高耸入云,凌架于天宇之间。这两句既表现了拱北楼的建筑特点,也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颈联“北瞻帝阙三千里,南控臣藩二百州”“江海无波沈罔象,旌旗垂野驻貔貅”两句,通过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心旷神怡的意境。“江海无波沈罔象”,意思是江海没有波浪,沉没了怪兽罔象;“旌旗垂野驻貔貅”,意思是旗帜飘扬在野外,驻住了猛兽貔貅。尾联“鸾回丽榜多深意,绣衮于今有魏牟”两句,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感情。“鸾回丽榜多深意”,意思是龙凤呈祥的大旗在回荡着,多含有深意;“绣衮于今有魏牟”,意思是如今的绣衣上还绣着魏牟这个字。这两句既表现了作者对国运的担忧,也为后来的明成祖建文帝被朱棣夺位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