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为沴黄河溢,北度艰难拥万艘。
齐楚百城防雉堞,淮沂千里避鸿涛。
耕锄已失天时正,流徙争依地势高。
此日朝廷忧水患,须明利害策贤豪。

【注释】

阴阳:天地间的自然力量。沴:相争,争斗。北度:指黄河向北流入渤海。拥万艘:指黄河的船只很多,难以计数。齐楚:指山东地区。雉堞:古代城上的矮墙。淮沂:指安徽和江苏一带。流徙:因战乱而四处迁徙。贤豪:有才能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陈子仁《次韵二首》之二而作。诗中描写了黄河泛滥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人民水患的关切以及治理水患的主张。

首联“阴阳为沴黄河溢,北度艰难拥万艘。”意思是说,阴阳二气不和导致了黄河泛滥,北方的人民在渡河时遭遇了很大的困难。这句诗描绘了黄河泛滥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损失。

颔联“齐楚百城防雉堞,淮沂千里避鸿涛。”意思是说,齐国和楚国的许多城市都修建了城墙和堡垒来防备洪水,安徽和江苏一带的人们也在千里之内躲避洪水的威胁。这句诗描述了人们为了抵御洪水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行动。

颈联“耕锄已失天时正,流徙争依地势高。”“耕锄”指的是农民,这里指农民在灾后失去了耕种的机会。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在水患面前的无奈和挣扎。

尾联“此日朝廷忧水患,须明利害策贤豪。”意思是说,这个时候朝廷应该考虑如何应对水患的问题,制定出明确的策略来解决国家面临的危机。这句诗呼吁朝廷采取有效措施来治理水患,保障国家的安定和发展。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人民水患的关注以及对于治理水患的主张。诗人通过描写水患的严重程度,表达了对人民的关心和同情;同时,他呼吁朝廷采取措施来治理水患,保障国家的安定和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