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勋旧半雕零,京口雄藩孰老成?
可是叔孙祈欲死,喜闻先轸面如生。
东园草暗铜驼陌,北固潮平铁瓮城。
珍重子仪谁可继,三军气色倍精明。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因避吐蕃之乱,自秦州经蜀中至成都时所作。
闻定相死寇:听说你因被吐蕃军队杀害于寇乱之中(“定相”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宰相张九龄),我不胜悲痛。
三朝勋旧半雕零:你在唐朝当官三十余年,为国家立下许多功勋;可是现在只剩下你们这些老臣还在。
京口雄藩孰老成:“谁最像当年你那样有才能、有见识?”“只有京口的杨国忠还比较有本事。”
叔孙祈欲死:你的弟弟杨国忠也想死。
喜闻先轸面如生:我听了你弟弟的话很高兴,因为我知道你还活着,而且精神很好。
东园草暗铜驼陌:长安城的东门外,曾经种满了花草,可现在草木丛生,一片荒凉了。
北固潮平铁瓮城:现在的镇江城,就是以前铁瓮城的遗址,江流平静,景色十分宜人。
珍重子仪谁可继:希望你能够珍重自己!还有谁能像你这样有才干呢?
三军气色倍精明:我手下的军队士气昂扬,战斗力强,这都是因为有你这样的好榜样啊!
赏析:
此诗是杜甫在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作。当时杜甫由秦州(甘肃陇西)避难入蜀,行至剑门关时,听说其故交张九龄被安禄山叛军杀死的消息。诗人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写下这首七律。
首联写张九龄遭难后,长安城内的文武大臣已非旧时可比了。颔联写张九龄生前曾以“东南壮望”自负,现在他的子孙都老了,只有杨国忠还算有些能耐。颈联写张九龄生前曾在东门一带种过花木,如今草木荒芜,唯有江水依旧。尾联则赞颂他的儿子张均、侄儿张忺都有大才,堪当重任。全诗感情沉痛而不失豪放,既写出了对朋友的怀念,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流露出忧时伤世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