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大风都不起,窗前卷书净于水。
匡庐道士上清来,吹笛数声月明里。
门外大风都不起
窗前卷书净于水
匡庐道士上清来
吹笛数声月明里
注释:
-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读书图景。诗人用“门外大风都不起”和“窗前卷书净于水”来表现室内环境的静谧,暗示外面的世界是喧嚣而复杂的,而作者则选择了一个安静的角落来进行思考和创作。
- “匡庐道士上清来”中的“匡庐”指的是中国江西省九江市附近的庐山,这里是一个著名的道教圣地。“上清”通常指道教中的高真境界,这里可能寓意着作者追求的精神层面的升华。
- 最后两句“匡庐道士上清来,吹笛数声月明里”,以“吹笛”作为结束,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笛声在月光下的清澈悠远,仿佛能穿透时空,让读者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赏析:
《与陈升海》是元代诗人虞集的一首七言绝句,通过对夜晚读书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赏。虞集作为元代文人,其诗作往往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哲学思考,这首诗也不例外。
诗中“门外大风都不起,窗前卷书净于水”表达了作者在宁静环境中阅读的心境。这种环境设定不仅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内心宁静的追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感到焦虑和压力,这首诗提醒我们,有时候放慢脚步,回归内心的平静,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匡庐道士上清来,吹笛数声月明里”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仙境。这里的“匡庐”指的是庐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而“上清”则是道教中最高的修炼境界。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文学才华,也表达了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愿望。
虞集的这首《与陈升海》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逃离现实、寻找精神寄托的途径。在现代社会,这样的作品依然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