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推高第,清朝位列卿。
政声先日著,经术莫年精。
乍识俄离逖,方闲遽陨倾。
重为天下惜,涕泪落纵横。

【注释】

  1. 理学推高第:理学,即宋明理学,是儒家思想的一种发展。推高第,指推崇理学。
  2. 清朝位列卿:清朝,指清朝时期。位列卿,指官位。
  3. 政声先日著:政声,指政治声望。先日著,指很早就有很高的政治声望。
  4. 经术莫年精:经术,指儒家经典和学说。莫年精,指没有多少时间深入研究。
  5. 乍识俄离逖:乍识,指刚刚认识或接触。俄离逖,形容突然被贬谪到边远地区。
  6. 方闲遽陨倾:方闲,指闲暇无事的时候。遽陨倾,形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杀害。
  7. 重为天下惜:重,指重视。为天下惜,指为天下人感到惋惜。
  8. 涕泪落纵横:涕泪,指眼泪和泪水。落纵横,形容眼泪和泪水流得到处都是。
    【译文】
    理学被大力推崇,成为朝廷官员的荣耀;
    早年就有很高的政治声望,精通儒家经典。
    刚认识他不久就被迫离京到边远地方,
    他闲暇无事时突然被杀害,令人悲痛欲绝。
    再次为天下人哀悼惋惜,眼泪纵横交错,无法抑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名叫侯公的官员的挽诗。诗人通过对侯公一生的评价,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
    诗人称赞侯公的理学造诣高深,成为了朝廷官员的荣耀。这里的“理学”指的是宋明理学,是儒家思想的一种发展。诗人认为侯公的理学造诣非常高深,能够成为朝廷官员的荣耀,这既是对他学术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他人格魅力的赞美。
    诗人描述了侯公早期就有很高的政治声望,精通儒家经典。这里可以看出,侯公不仅学问渊博,而且在政治上也有很高的成就。诗人通过这两个方面的表现,进一步突出了侯公的优秀品质和卓越才能。
    诗人描绘了侯公因政见不合而被贬到边远地区的悲惨遭遇。这里的“乍识俄离逖”形象地描绘了侯公因为政治观点的不同,而被迫离开繁华都市,被贬到边远地区的痛苦经历。这种描述既展示了侯公的悲剧命运,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诗人描述了侯公在闲暇之余突然被杀害的情况。这里的“方闲遽陨倾”用“遽”字来形容侯公的突然死亡,强调了其悲惨的命运。这种描写既体现了诗歌的现实性,也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诗人再次为天下人哀悼惋惜,眼泪纵横交错,无法抑制。这里的“重为天下惜”表达了诗人对侯公的深深怀念和敬意,同时也传达了对侯公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哀悼。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有才华又有品德的官员形象,同时传达了诗人对侯公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