杲杲西流日,㴞㴞东逝波。
春光蓟丘晚,柳色上林多。
不道含香贱,其如食粥何。
明时无小补,郎署谩蹉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食粥》。

第一句“杲杲西流日,㴞㴞东逝波。”意为夕阳西斜,太阳渐渐消失在地平线以下,而波涛向东奔流。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夕阳和波浪赋予了人格特征,形象地描绘了它们各自的动态。

第二句“春光蓟丘晚,柳色上林多。”意为春天的傍晚,蓟丘地区阳光明媚,柳树的绿色在京城上林苑显得格外浓厚。这里描绘了春天的美景,通过对比蓟丘的明亮和上林的颜色,展现了春天的美丽。

第三句“不道含香贱,其如食粥何。”意为想不到花中之香,竟然比粥还要便宜,但与其去品味花中之香,不如去品尝一碗美味的粥吧。这里通过比较花中的香气和食物的味道,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重视,认为美食更加实惠。

第四句“明时无小补,郎署谩蹉跎。”意为在当今时代没有小的贡献也能有所作为,但在官场中却虚度光阴,浪费青春。这里的“明时”指的是当时的时代,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认为人们应该在适当的时机做出贡献,而不是浪费时间。

整体赏析: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人生价值和现实生活的思考的诗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比较花中的香气和食物的味道,表达了对物质享受的重视;最后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目标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