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君隐处白云峰,俗意都无在眼中。
树底宴酣思卧石,竹间棋罢欲乘风。
冥心会究天人学,老笔能参造化功。
稍待尘清无战伐,袖书还谒帝王宫。

知君隐居在白云峰,俗世的烦恼都不存在眼中。

树下宴饮酣畅思卧石,竹林中下棋完毕乘风归。

冥思苦想天地人学问,老笔挥洒助造化之功。

稍待尘世清净无战伐,袖卷书简拜访帝王宫。

注释:

  1. 知君隐居在白云峰,俗世的烦恼都不存在眼中。
  • 注释:指张伯温隐居在白云峰,远离尘世纷扰。
  1. 树底宴酣思卧石,竹间棋罢欲乘风。
  • 注释:树下设宴尽情享乐,思绪飘向远方的山石;下完一局围棋后,想要乘着微风而去。
  1. 冥心会究天人学,老笔能参造化功。
  • 注释:冥思苦想天地人三教之学,老笔书写能参悟造化之道。
  1. 稍待尘清无战伐,袖卷书还谒帝王宫。
  • 注释:稍等世间恢复平静,不再有战争纷争;收起书本,再次进谒帝王宫中。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为纪念他的老师张伯温而作。张伯温是唐代的一位高僧,隐居于白云峰。诗中表达了对张伯温隐居生活的赞美,以及他对天地、人生和学问的深刻思考。
    第一句“知君隐处白云峰,俗意都无在眼中。”描绘了张伯温隐居在白云峰的景象,表达了对他远离尘世喧嚣的敬佩之情。第二句“树底宴酣思卧石,竹间棋罢欲乘风。”描绘了他在下棋时的场景,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第三句“冥心会究天人学,老笔能参造化功。”则进一步展现了他对学问的深入思考和对造化之道的领悟。
    最后两句“稍待尘清无战伐,袖卷书还谒帝王宫。”表明了他对世界和平的渴望,以及他愿意再次进谒帝王宫中的愿望。整首诗既赞美了张伯温的高洁品质,又表达了王勃对学问和自然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