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洒梅窗酒共斟,一时风致百年心。
杜陵乱后居茅屋,阮籍闲来访竹林。
镜里不曾看白发,床头休恨散黄金。
古来贤士多贫贱,留得声名直到今。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奉呈族叔”是说这首诗是送给族叔的。“雪”“梅”点出时令,渲染出送别的氛围,又暗含对族叔的祝愿:岁寒不凋。
“雪洒梅窗酒共斟”,诗人在雪洒梅花映照着的窗前,与族叔举杯饮酒。“风致”指风度、情趣。“百年心”,意谓此别虽长,然情深意重。“杜陵”指杜甫,唐人称其为“杜陵老”。杜甫晚年曾居草堂。“乱后”指国破家亡之后,这里借指战乱。“茅屋”指草堂。“阮籍”字嗣宗(一作远),三国魏文学家、音乐家。他崇尚老庄,好饮酒,喜啸咏,以酣畅淋漓地抒发性情为人生一大乐事。“竹林”指竹林七贤。
“镜里不曾看白发,床头休恨散黄金”,诗人用“镜”、“头”来比喻时间与青春易逝。而“黄金”则是指族叔昔日的财富,如今已散尽。诗人劝慰道:不要怨恨自己的年华消逝,也不要悔恨曾经拥有过的财富,因为“古来贤士多贫贱”。诗人认为:自古以来,很多贤士都是贫困的,他们之所以能够流芳百世,是因为他们的品德高尚。
【答案】
译文
雪洒梅花映照着的窗户前,我们一同斟满美酒,共饮这离别前的一杯。
国破家亡后隐居草堂中,我也曾到访过那幽静的竹林;
镜子里从未看到自己已白发,床头不用怨恨那已经散尽的黄金。
自古以来贤德之士多贫贱,留下的名声却一直流传到今天。
赏析:
此诗首句写景,二句写别,三句写情,末句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族叔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