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盖峰高耸碧霄,先生栖息绝尘嚣。
门前松菊存三径,事下文章冠六朝。
雅道久时传弟子,宦情今已托渔樵。
相知最恨相从晚,怅望云山百里遥。

寄何伯善先生二首其一

华盖峰高耸碧霄,先生栖息绝尘嚣。
门前松菊存三径,事下文章冠六朝。
雅道久时传弟子,宦情今已托渔樵。
相知最恨相从晚,怅望云山百里遥。

注释:

  • 华盖峰高耸碧霄:华盖峰,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先生栖息绝尘嚣:先生,是对学者或官员的尊称。这里指何伯善先生。栖息,居住;尘嚣,指尘世的纷扰。
  • 门前松菊存三径:门前,指何伯善先生的住所。松菊,指的是门前的松树和菊花。三径,指庭院中的小路,通常用来形容幽静的环境。
  • 事下文章冠六朝:事下,指的是在政事、文章等方面有所成就。冠,这里是“居首位”的意思。六朝,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六个朝代。
  • 雅道久时传弟子:雅道,指的是高雅的学问或道德。久时,表示时间长久。传弟子,指的是传授知识或技艺给弟子。
  • 宦情今已托渔樵:宦情,指的是仕途上的情感。托,表示依靠或寄托。渔樵,指的是以捕鱼和砍柴为生的人。
  • 相知最恨相从晚: 相知,指的是相互了解和认识。最恨,表示非常遗憾。相从,指的是一同行动或交往。晚,指晚了。
  • 怅望云山百里遥:怅望,指因思念而感到惆怅。云山,指的是遥远的地方或景色。百里,形容距离很远。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何伯善先生的敬仰之情的诗作。首句描绘了华盖峰高耸入云的景象,展现了其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何先生栖息于此地,远离尘世纷扰的赞赏之情。

次句则进一步描绘了何先生门前的景象。门前松菊,象征着先生的生活态度——追求自然、淡泊名利。三径,则隐喻着先生生活的清雅和宁静,以及他在政坛上的卓越成就。

第三句则是对何先生在学术和文艺方面的崇高地位的肯定。他的文章成就不仅冠绝六朝,更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追求的象征。

末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何先生的深深怀念之情。虽然自己与何先生相识较晚,但仍然深感遗憾。这种遗憾不仅是因为相见的时间较短,更是因为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无法弥补。同时,尾联也表达了对远方的何先生的深深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