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琴曾访碧山阿,回首西风别恨多。
谢眺诗情元不减,杜陵肺气近如何。
投闲慎勿忧馀事,养性偏宜饮太和。
况喜山中有芝术,不妨频采入烟萝。
【诗句注释】
碧山:即指青山,这里泛指青山中的美景。
谢眺诗情元不减:谢朓是南朝诗人,他与刘裕同游京口(今江苏南京),有《入朝曲》诗:“忆得故人书断绝,恒持汉节寄曹君。”此句意谓谢脁的诗情原本没有衰减,我与他一样。
杜陵:即杜甫,唐代著名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投闲慎勿忧馀事:意思是说,隐居生活要谨慎,不要忧虑其他事情。
养性偏宜饮太和:养性就是修养本性。太和,是道家哲学名词,认为宇宙自然运行的根本法则是“道”,而“道”又是“无为”,因此又称为“太和”。这里的“太和”指的是天地间万物生长的自然之道。
频采入烟萝:意思是说,经常到山中采摘芝术等药材。
【译文】
抱着琴曾访青山阿,回首西风别恨多。
谢朓诗情元不减,杜陵肺气近如何。
隐居生活要谨慎,别忧虑其他事情,养性偏宜饮太和。
常到山中采摘芝术等药材。
【赏析】
《寄黎子谦》一诗是作者在晚年归隐后写给朋友的一封书信,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问候和关心。全诗语言朴实、清新,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首联描绘了作者当年访山时的情景。抱琴,象征着作者高雅的情趣;碧山,则是指青山中的美景。回首西风,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感慨。西风代表着秋天,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颔联则是作者对友人情感的抒发。他说自己与谢朓相比,诗情依旧未减,而杜甫的肺气更是难以企及。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之情,也体现了他们对彼此深厚的友谊。
颈联则是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思考。他认为隐居生活要谨慎,不要忧虑其他事情,要养性,偏宜饮太和。太和,是道家哲学名词,认为宇宙自然运行的根本法则是“道”,而“道”又是“无为”,因此又称为“太和”。这里的“太和”指的是天地间万物生长的自然之道。他认为,隐居生活要遵循自然法则,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尾联则是作者对友情的祝愿。他说希望友人能够常到山中采摘芝术等药材,以此来保养身体,延年益寿。同时,他也祝愿友人在隐居生活中过得充实、快乐。
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有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它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友情的独特理解,也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