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住柴桑,门无车马喧。
青山如故旧,一见心悠然。
若人慕高风,作亭临水边。
高柳三五株,兰菊亦鲜鲜。
宾朋日过从,饮酒和陶篇。
悠然得所乐,庶以全其天。
【注释】
渊明:即陶渊明。他住在柴桑,没有车马喧哗的扰动,所以门无车马声。
青山如故旧,一见心悠然:青山依旧如故友,一看便令人感到悠然自得的心情。悠然:心情舒畅的样子。
若人慕高风,作亭临水边:有人羡慕陶渊明的高洁品格,就造了亭子在江边。
高柳三五株,兰菊亦鲜鲜:高高的柳树有两三棵,菊花也开得鲜艳。
宾朋日过从,饮酒和陶篇:朋友们每天来往,一起饮酒吟诗,模仿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诗篇。
悠然得所乐,庶以全其天:在这里悠然自得地生活,大概可以保全他的天性了。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诗人写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首联“渊明住柴桑,门无车马喧”,点出主人翁姓陶名潜字渊明。陶潜,东晋末至南朝宋初的文学家、隐士、哲学家。他曾官太子洗马,后辞官退居田园,过着躬耕自食的生活。这里说“门无车马喧”,表明他远离仕途是非的干扰,过着宁静的隐居生活,这也正是作者向往的隐居生活。
“青山如故旧,一见心悠然。”这句中诗人把青山比做老朋友,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大自然的亲近之情。
颔联“若人慕高风,作亭临水边。”意思是说:“如果有人仰慕陶渊明的高洁品格,就造了亭子在江边。”“高风”指高尚的品德,陶渊明的高尚品德是诗人仰慕的对象,于是就有了“作亭临水边”。
颈联“高柳三五株,兰菊亦鲜鲜。”写景抒情。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高高的柳树有两三棵,菊花也开得鲜艳。”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尾联“宾朋日过从,饮酒和陶篇。”意思是说:“朋友们每天来往,一起饮酒吟诗,模仿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诗篇。”诗人通过写朋友们经常来访,一起饮酒吟诗的情景,来表达自己隐居的快乐之情。
最后一句“悠然得所乐,庶以全其天。”意思是说:“在这里悠然自得地生活,大概可以保全他的天性了。”这句中的“悠然”、“全其天”都是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