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无鸡犬有人家,夹水山高路不赊。
刘阮别来频甲子,年年春雨送桃花。

【注释】

杳:渺远。赊:远;长。甲子:天干地支纪年的一种方法,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种汉字表示,每六十年一个循环,称为一纪。这里指一年。

【赏析】

《桃花水》,即桃花源记,出自《陶渊明集》。这首诗是作者在桃花源中的观感之作。

首联:“杳无鸡犬有人家,夹水山高路不赊。”大意是说,远远望去,看不到一点鸡鸣狗吠的声音,但那山脚下有人家。山虽高却不远,夹着溪流。

颔联:“刘阮(陶潜)别来频甲子,年年春雨送桃花。”大意是说,自从陶潜(刘阮)离开桃花源以来,已经过了很多个“甲子”年了。每年春天,桃花盛开的时候,春雨都会送来桃花的芳香。

此诗是桃花源游后所作。桃花源,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虚构的地方。它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安乐的理想境界。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来到桃花源之后的感受。他站在村头,远眺四周,只见山环水绕,人烟稀少,连鸡鸣狗吠都听不见,一派幽静的境界。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桃花源的僻静,也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向往隐逸生活的愿望。“刘阮”句,点出桃花源的由来,相传东晋时期,有两位读书人刘晨、阮肇同去游览,迷路误入此地,因而得名“桃花源”。

第三联“刘阮”句,又照应了诗题。《桃花源记》里说,他们进入桃源后,就再也没有出来过。因此,“频甲子”一句,是说桃花源中的人与外界隔绝,已很长时间没有往来了。而桃花源中人则把这种隔绝看作是一种福气,因而每年都在桃花盛开的时候,春雨将至的时候,到溪边欣赏美丽的桃花,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恩惠。这两句诗,既表达了桃花源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们淳朴、安于自然的生活态度。

全诗语言质朴,风格清新。它不仅描绘了桃花源的优美景色,也反映了那里人们淳朴、宁静、和谐的生活情趣。同时,诗人对桃花源中人的羡慕之情也溢于言表,充分表现出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