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老乌夜夜啼,来我门前树上栖。
作巢折我树上枝,树枝未尽风凄凄。
一朝树死乌飞去,不来顾我门前树。
门前树死树更多,乌兮乌兮奈尔何!

【注释】

乌栖曲:唐代民间歌谣,内容多写男女恋情。“乌”指乌鸦。

城头:城门上。

老乌:指乌鸦。

来我门前树上栖:指乌鸦飞进我家院落。

作巢折我树上枝:筑巢时用树枝,后来被啄断。

树枝未尽风凄凄:树已死,但风还在吹。

一朝树死乌飞去:一天,树上的乌鸦飞走了。

不来顾我门前树:不再到这棵树上来了。

门前树死树更多,乌兮乌兮奈尔何!

【赏析】

《乌栖曲》,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做,是一首七言古诗。诗中描写了乌鸦在屋檐下搭窝的情景,以及乌鸦离去后的哀伤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朴素,情感真挚,富有民歌特色。

首句“城头老乌夜夜啼”,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凄凉的画面。乌鸦在城中鸣叫,夜晚的城楼上显得格外寂静。这种景象使人感到孤独和无助,仿佛整个城市都在沉睡。

次句“来我门前树上栖”,描述了乌鸦飞向屋檐下搭窝的情景。这是诗人与乌鸦之间的第一次接触。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但却为后续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第三句“作巢折我树上枝”,进一步描写了乌鸦筑巢的过程。它用树枝筑巢,但后来被啄断。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乌鸦无情的无奈和愤怒。

第四句“树枝未尽风凄凄”,继续描述乌鸦离去后的景象。虽然树已被砍伐,但风仍在吹拂着。这句诗传达了一种离别的伤感和无奈。

第五六两句“一朝树死乌飞去,不来顾我门前树”,描绘出了乌鸦离去后的哀伤和寂寞。它们不再回来看望那棵已经死去的树,只留下无尽的回忆和思念。

最后两句“门前树死树更多,乌兮乌兮奈尔何!”是对整首诗的情感总结。诗人感叹道,尽管门前的树木越来越多,但乌鸦却已经飞走,再也找不到它们的身影。这种失落和无奈让人感到心痛不已。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乌鸦的深深怀念和无奈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