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颜白发人,窄窄黄茅屋。
田园不愿多,衣食聊自足。
狂来溪上行,长歌饮溪绿。
家藏一束书,懒教儿孙读。
此意谁可知,高松与修竹。

诗句注释:

  1. 颜颜白发人:形容年老的面容。
  2. 窄窄黄茅屋:简陋的黄茅草房。
  3. 田园不愿多,衣食聊自足:在田园中不追求更多的财产和地位,只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求。
  4. 狂来溪上行:形容一个人在山间溪流旁自由自在地行走或漫游。
  5. 长歌饮溪绿:一边走一边唱歌,享受自然的美好。
  6. 家藏一束书:家中有少量的书籍。
  7. 懒教儿孙读:不愿意教育自己的子女读书。
  8. 此意谁可知:这种生活的态度和想法,谁能理解呢?
  9. 高松与修竹:比喻坚韧、高尚的品质。

译文:

岁月匆匆,鬓发斑白的人,居住在简陋的茅屋内,心中无欲求,只求衣食无忧。在山间溪流边自由徜徉,放声高歌,沐浴在清新的溪水绿色之中。家中仅有几卷书籍,懒得让子孙学习文字。这份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又有谁能够理解呢?那些高耸入云的松树和挺拔的竹子,都是如此坚定不屈。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隐逸者对生活的淡泊与超脱。他不求名利,只是简单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过着简朴而充实的生活。诗中的“颜颜白发人”与“窄窄黄茅屋”,描绘了隐者的形象,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而“田园不愿多,衣食聊自足”则进一步展示了他对于物质的淡泊。

“狂来溪上行,长歌饮溪绿”展现了他对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他愿意像一条溪流一样自由流淌,不受束缚。而“家藏一束书,懒教儿孙读”又显示了一种文化修养和教育观念,他不愿意将知识强加给孩子,而是让他们自行探索。

最后一句“此意谁可知,高松与修竹”则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感慨,他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想难以被他人理解。而那些高耸入云的松树和挺拔的竹子,则是诗人所赞赏的品质的象征。整首诗流露出一股超然物外、独立自我的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