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起西风忽到门,剩炊香雪满瓷盆。
怀人独向尝新处,含哺移时不忍吞。
【注释】晓:天刚亮的时候。舍弟:作者弟弟。有怀:思念,怀念。尝新:品尝新米或新粮。
【赏析】这是一首记事诗。诗人在黎明起床时突然想起要给弟弟尝尝新米的滋味,于是赶忙去煮新米,煮着煮着,想到远方的弟弟,不禁流下了眼泪。此诗以“忆”字领起头句,写自己早起到厨房为弟弟煮饭的情状。第二句紧承头一句,写自己煮好了米饭之后的心情,即想到远方的弟弟,不禁流泪了。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感情真挚感人。
晓起西风忽到门,剩炊香雪满瓷盆。
怀人独向尝新处,含哺移时不忍吞。
【注释】晓:天刚亮的时候。舍弟:作者弟弟。有怀:思念,怀念。尝新:品尝新米或新粮。
【赏析】这是一首记事诗。诗人在黎明起床时突然想起要给弟弟尝尝新米的滋味,于是赶忙去煮新米,煮着煮着,想到远方的弟弟,不禁流下了眼泪。此诗以“忆”字领起头句,写自己早起到厨房为弟弟煮饭的情状。第二句紧承头一句,写自己煮好了米饭之后的心情,即想到远方的弟弟,不禁流泪了。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感情真挚感人。
又送文益兼怀文信文善天寒冀北野,草黄骐骥空。 风吹鸿雁断,相失云万重。 人生笃天伦,所愿出处同。 一朝异南北,惆怅成飞蓬。 注释:在寒冷的天气下,冀北的原野上草木枯黄,骏马也失去了往日的神采。一阵风过,鸿雁被吹得四散而飞,好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般。人生在世最可珍视的是与亲人团聚的时光,但如今他们却身处南北不同的两地,让人无比惆怅地想到那像随风飘荡的飞蓬一样无定的自己。 君不见杨家椿津义让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发澄江述事言怀》。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联:“忆昔归隐东海头,矢心不逐群儿游。” - “忆昔”:回顾过去。 - “归隐”:隐居生活。 - “东海头”:指东海之滨,可能是作者居住的地方,或其故乡。 - “矢心不逐群儿游”:决心不追随众人,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第二联:“结屋空山卧深雪,篝灯永夜吟清秋。” - “结屋”:建造房子。 - “空山”:寂静的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联(斯人好文仍好奇,酒酣索赋西村诗) - 注释:此人喜爱文学,但同时也对奇闻异事感兴趣。当酒喝得正欢时,他要求我为他写一首描写西村的诗歌。 - 赏析:首句点题,表明此人不仅喜欢文学,还对其他事物充满好奇心。第二句描绘了他在酒后的情景,通过“索赋”一词,展现了他对西村诗歌的渴望。 第二联(解衣为君挥翰日,束书正我朝京时) -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为题钱舜举(舜举,名之谦)所画的《梅花图卷》而作。陆游与钱舜举为友,曾同游苕溪,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陆游在诗中赞美了钱舜举的画,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以下是逐句释义: 1. 霅溪画师名早传,画梅不作铁盏圈。 霅溪,即浙江湖州境内的霅溪,这里指代钱舜举。“传”表示名气大,名声远播。画梅不使用铁制的工具绘制,强调了画作的天然之美。 2.
这首诗是一首五律,共八句。每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我们来看第一句:“与赵思晏赋来青楼虽作而不与。”这句的意思是说,即使我在青楼里作诗,但我并不想参与其中。这里的“青楼”指的是一种娱乐场所,而“不与”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第二句:“存耕道人过我游,不减雪中乘兴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一个名叫存耕的道人路过我的住处,他的到来就像在雪中乘兴游览一样令人愉快
【诗句释义】 忆别高堂凡五载,今日重游鬓毛改。 长老惊为倒履迎,林园却似留春待。 松间旧榻下陈蕃,席上清樽倾北海。 是日云销天宇清,大开南阁兴纵横。 钩帘晚峰万树出,俯槛晴坞千花明。 少长须臾亦星聚,歌吟间作如韶鸣。 乃知此地即仙隐,万里何必求蓬瀛。 【译文】 回忆离别的故居已经五年了,今天再登门造访白发也变黑了。 长老惊奇地以为是倒着行走的人前来迎接,树林和园林好像留住春天等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送别陈嘉惠》,全诗共六联,每句四字,共二百八十九个字。 首联:“我记昔游章贡台,台前二水相盘回。” 注释:我记得过去游玩章贡台的时候,章贡台上的两江水相互环绕、盘旋流动。 赏析:此联描绘了作者在章贡台时的景象,通过“台”这个关键词来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颔联:“登临适与形胜会,放傲却使群公猜。” 注释:登上高台,正好遇到这里的自然景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留别胡三郎兼简王三十孟》。 译文: 千山起伏如海涛,中有万八千丈天台高。 故人结屋隐其下,老气直与山色争摩霄。 平生不慕青紫拾,放浪每逐真仙遨。 歌诗有时落城府,锵然遗响如鸣韶。 嗟予远道廿载久,羊肠九曲跻扳劳。 石梁回望不可蹑,思君几度心摇摇。 前年归耕计始遂,石田荼堇甘耘薅。 望君道里尚三百,聚首未得相招邀。 海隅诏令一朝布,憧憧去踏三吴路。 趋召初闻只贵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绩的《赋竹坡》。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主题和风格。王绩(589-644)是唐朝初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注重写意。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竹林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赞美之情。整首诗没有使用过多的修饰词汇,语言简洁明了,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 我们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读。 1. 旁邻异花多绕屋,慢紫妖红眩人目:周围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花,它们环绕着房屋
诗句: - 连岁浮淮去为客,客里无禾郊无麦。 - 这是第一句诗,描述了诗人连年在外漂泊,家中无粮无麦的困境。 - 盘飧岂欲待丰登,雨旸犹知望时若。 - 这是第二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丰收的渴望,希望天气能够像雨水一样及时降临。 - 今年故乡旱暵多,我归无麦还无禾。 - 这是第三句诗,描绘了家乡遭受旱灾,诗人无法带回粮食回家的无奈。 - 潘君祷龙雨辄应,我闻两脚醉拍船舷歌。 - 这是第四句诗
【注释】 薄暮:傍晚。西风生树头:傍晚的西北风,吹在树梢上。坐看凉气近人浮:坐着看着清凉的风气,像水波一般地涌向人们身上。厌秋:讨厌秋天。 【赏析】 立秋后的第一个月是八月,所以称“一年之秋”。首句写诗人傍晚时分立于泾川驿馆的窗口,目睹了秋风的到来。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点明时间,写秋风的来临;第三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一句以“梧叶”为喻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的掌握,要求考生了解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如“水馆”指江边馆舍,“惊雁”指秋天的候鸟(大雁)因秋寒而飞鸣,“小轩”指临水的亭台。理解诗句意思要结合注释,同时注意重点字词的意思。 此诗前两句写景。首句“惊雁相呼秋满江”,点明季节:秋天。次句写诗人在江上馆舍中的所见所感。“小轩临水似艂艭”,用“小轩”对“艂艭”,以小轩比小舟,突出了舟小的特点
【注释】 窥园:指作者因政治上不得志而退居乡园。高阳:即洛阳,在今河南省。 长镵(chán):锄头。 芟(shān):除草。 棘(jí)刺:荆棘,这里指荆棘丛生。 归帆:指作者想回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退居洛阳时所作。首句写退耕隐居,第二句写旧地重游,第三、四句写眼前景物,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以“长镵”(锄头)为线索,由物及人,由昔而今,抒发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译文:
【注释】: 尝:品尝、享受。 因书寄土宜:写信告诉当地官员。 溪云山霭不堪持:形容山间云雾缭绕,令人心旷神怡。 力田未足输官府: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努力耕种农田,但还不足以缴纳官府的赋税。 念尔徒搔两鬓丝:意思是说思念你的只有用搔首弄姿来表达。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所作《游子吟》的姊妹篇,全诗如下: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 霜气横秋万木雕:秋天的霜气弥漫,使树木上的叶子凋零枯萎。 月棂风牖夜萧萧:月光透过窗棂,风吹动着窗扉,夜晚显得格外寂静清冷。 在家无限悲秋思:因为身处家中,自然容易引发对秋天的感慨和思念。 况尔别家千里遥:何况你离家在外,距离家乡有千里之遥。 【赏析】 《秋夜述怀 其一》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慨以及离别家乡的情感。全诗通过描绘秋季的景色和氛围
注释: 想用诗歌去寄给西风,一直吟咏到深夜,诗句还没有写好。 月光如同白银一样洁白,庭院中的树显得格外清冷,一丝露水从树叶上滴落,落在青草虫子身上。 赏析: 这是一首秋夜抒怀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首句“欲凭诗句寄西风”,表达了诗人想要借助诗歌的形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寄托了对西风的思念。西风是秋天的代表,也是诗人所钟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