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干欹曲护群芳,恐似陶家欲就荒。
日午坐来松影合,南风吹雨似秋凉。
注释:
三径:三条小路。
阑干:栏杆。
欹曲:倾斜。
护群芳:护卫着盛开的花朵。
欲就荒:想要凋零、败落。
日午:中午。
坐来:坐在这里。
松影合:松树的影子互相重叠。
南风:指暖风。
南风吹雨似秋凉:温暖的南风吹来,带来阵阵清凉。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诗人在夏日里坐在小路上纳凉的情景。
首句“阑干欹曲护群芳”,描述了诗人坐在小路上的场景。这句诗通过“阑干”和“欹曲”两个词,形象地描绘出小路上曲折蜿蜒、风景优美的景象。同时,“护群芳”三字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仿佛是一群盛开的花朵在守护着他。
第二句“恐似陶家欲就荒”,则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展开。这里的“陶家”指的是古代诗人陶渊明,他的田园诗《归园田居》中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句子,表明他向往自然、追求自由的生活。而这里诗人则担心自己在陶家的田园中也会像陶家一样,最终走向荒凉。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的不满和追求。
第三四句“日午坐来松影合,南风吹雨似秋凉”,是全诗的重点部分,描绘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季里坐在小路上纳凉的情景。这里的“日午”指的是正午时分,阳光强烈;“坐来”则表示时间过去了许久;“松影合”则是指松树林的影子互相重叠。这四个字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凉的世界。最后一句“南风吹雨似秋凉”,则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所感受到的凉爽。这里的“南风”指的是来自南方的暖风;而“雨”则带来了阵阵清凉。整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赞美,也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