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丹山一凤毛,是藩征饷独贤豪。
飞帆转海南风正,曳履趋廷北极高。
花拥御筵歌《湛露》,香浮宫瓮赐蒲萄。
朝回为报张燕国,莫把新诗夺锦袍。

【注释】

  1. 文采丹山一凤毛:文采像凤凰的羽毛一样绚丽多彩。丹山,即丹阳,这里指代京城洛阳。
    2.是藩征饷:是朝廷征发给边疆藩镇的粮食等物资。
    3.飞帆转海正风时:乘着顺风扬帆。
    4.曳履趋廷北极高:穿着绣有龙图腾的官服,向朝廷走去。
    5.花拥御筵歌《湛露》:宴会上唱《湛露》。《湛露》是《诗经》中的一首,诗中赞美天子的美酒。
    6.香浮宫瓮赐蒲萄:宫中的酒杯里盛满了葡萄酒,散发出香气。
    7.燕国:张燕国,这里是指张九龄,他是唐玄宗时的宰相。朝回:傍晚归来。报张燕国:向张张九龄报告。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王尚书是作者的好友,这次一同赴京,临别时,作者写诗相送。诗的前半部分描写王尚书的风采和才学,后半部分抒发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文采丹山一凤毛”,用“丹山”来比喻洛阳城,因为洛阳城位于丹水之阳而得名。“文采丹山一凤毛”,形容王尚书的文章如同凤凰羽毛一般美丽。“是藩征饷独贤豪”,王尚书是朝廷征召到边地任职的官员,他的贤良和才能在边疆得到了认可。“征饷”指朝廷向边镇征收的物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王尚书才华的赞赏。
    第二句“飞帆转海南风正”,描述了王尚书乘坐船只,乘着南风顺利航行的情景。这句也暗含了诗人对王尚书旅途顺利的祝愿。
    第三句“曳履趋廷北极高”,描绘了王尚书穿着绣有龙图腾的官服,向朝廷走去,身姿挺拔,气度不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王尚书仕途顺利的美好祝愿。
    第四句“花拥御筵歌《湛露》,香浮宫瓮赐蒲萄”,描述了宴会上唱《湛露》的欢快场面,以及宫中酒杯里盛满了葡萄酒,香气扑鼻。这两句既展现了宴会的热闹氛围,又体现了皇恩浩荡。
    第五六句“朝回为报张燕国,莫把新诗夺锦袍”,表达了诗人与王尚书告别时的心情。“朝回”指的是傍晚归来,这里的“报”字有双重含义,既是向张九龄汇报,也是向王尚书表达自己的心意。“莫把新诗夺锦袍”,意为不要将新作的诗夺走,以免辜负了诗人的一番苦心。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王尚书的深厚情谊,又表达了他对王尚书才华的认可。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王尚书的风采、才学以及与友人的交往,展现了诗人的豁达情怀和高尚情操。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