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舸载书随蚤春,平湖雪消杨柳新。
黄鹄九霄不可致,白鸥万里谁能驯。
谢安自是庙堂器,元亮本非丘壑人。
圣主徵贤图治亟,未容便作耕桑民。

【注释】

槜李,古地名,今浙江萧山一带。次韵:诗篇中用韵的词叫做“韵”,这里指和顾仲瑛的诗篇一样押韵的词叫“韵”。谢安:东晋名将谢玄,字安石,官至宰相。元亮:指谢灵运,字子尚,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丘壑:指隐居山林。

【译文】

我乘着小舟载书随着早春的东风,平湖上雪融化了,杨柳又吐翠了。

黄鹄高飞九霄云外,难以捕捉;白鸥万里长风中,谁能驯服?

谢安自是庙堂器,元亮本非丘壑人。

圣明之主急需征聘贤士,不能马上让他们去耕桑。

【赏析】

《题画》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写画船载书,随春水东下的情景,赞美了作者所仰慕的谢灵运。全诗从赞颂谢灵运起笔,进而写到自己,最后归结到圣朝急需贤能之士。诗中对谢灵运的描写,虽未正面赞他,但通过对他的赞美,却间接地表达了诗人自己的理想追求。

诗一开头就写诗人乘着小船,在春天里随波逐流。“载书”,点明这是一次读书出游。“蚤春”,即早春,也就是初春时节,正是一年中最宜人的时候,万物复苏,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两句写出了春天的美好,为后文描绘谢灵运作画、作诗作了很好的铺垫。

诗人便把目光投向谢灵运。“雪消杨柳新”,写的是谢灵运当年游历永嘉山水时,曾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里的“雪消”二字,既写出了季节,又渲染出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而“杨柳新”三字则写出了谢灵运当年游历永嘉山水时的美景。诗人在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谢灵运,但却通过写“雪消杨柳新”来暗示了谢灵运当年的游历情况,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谢灵运当年游历永嘉山水时的美景。

诗人便开始对谢灵运进行评价。“黄鹄九霄不可致,白鸥万里谁能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黄鹄这种高飞九天的鸿雁,是很难捕捉到的;而白鸥这种万里长风中的鸟儿,更是难以驯服。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一种比喻的手法,把黄鹄和白鸥比作了谢灵运和诗人自己。这种比喻的手法既形象生动,又富有深意。

在这句诗之后,诗人便开始进入正文的主体部分。“谢安自是庙堂器,元亮本非丘壑人。”“庙堂器”和“丘壑人”都是古代用来指代不同类型人才的说法。其中“庙堂器”指的是那些能够在朝廷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人,而“丘壑人”则指的是那些喜欢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隐士。在这里,诗人通过比较谢灵运和诗人自己,表达了自己对于谢灵运的看法。他认为谢灵运是庙堂中的人才,而自己则不是那种喜欢隐居山林的隐士。

在这句诗之后,诗人便开始进入正文的主体部分。“圣主徵贤图治亟,未容便作耕桑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圣明之主急需征聘贤能之士来治理国家,而不是让诗人去做耕田种地的事情。在这里,诗人通过对国家大事的论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关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自己身份地位的认同和自豪。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所作的七言律诗。诗中通过对画船、早春、雪消、柳新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春色图。同时,通过对谢灵运的赞美和对国家大事的论述,表达了诗人的理想追求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