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省郎官金马客,使车遥驻郭西林。
龙宫乞水波涛险,雁塔题诗薜荔深。
世外烟花春烂熳,云中幢戟夜萧森。
十年海国论文旧,风雨沧江辱屡寻。
南省郎官金马客,使车遥驻郭西林。
龙宫乞水波涛险,雁塔题诗薜荔深。
世外烟花春烂熳,云中幢戟夜萧森。
十年海国论文旧,风雨沧江辱屡寻。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克新所作,描述了作者在三塔寺留题的情景和感慨。诗人作为南省郎官,出使海外,使车远远地停在郭西的一座古寺旁。这里的“郭西”指的是三塔寺所在的地理位置,而“龙宫乞水”和“雁塔题诗”则分别描绘了作者在寺庙内外的经历。
“龙宫乞水”象征着在险恶的环境中寻找真理或灵感。龙宫通常代表着神秘和危险,而在这里,它被用来象征三塔寺,暗示了在这个充满宗教色彩的地方,人们需要勇气和智慧去面对各种挑战。同时,“波涛险”也反映了作者对未知的敬畏和对困难的克服。
“雁塔题诗”则是诗人与三塔寺之间的文化联系。雁塔是古代长安城的象征,也是诗歌创作的重要场所。在这里,诗人留下了自己的诗作,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通过这个行为,诗人也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艺术品味。
“世外烟花春烂熳,云中幢戟夜萧森。”这两句描绘了三塔寺周边的自然景观和庙宇的宏伟。春天的烟花盛开,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而夜晚的云中宫殿则显得庄严肃穆。这些景象都体现了诗人对三塔寺及其周边环境的赞美和向往。
“十年海国论文旧,风雨沧江辱屡寻。”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在海外多年,虽然历经风雨,但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学术研究。这里的“海国”可能指的是海外的某个地方,可能是诗人的故乡或者其他有学术追求的地方。而“辱屡寻”则表明了诗人在追求学问的道路上遭遇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他从未放弃,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三塔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以及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在不同环境下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展现了他的丰富内心世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