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桂子飘岩幽,长成一树三千秋。
秋风吹开枝上花,花所及处清香浮。
月公本是管公裔,道誉之香塞天地。
金粟如来梦幻身,不须更受菩提记。

月中桂子飘岩幽,长成一树三千秋。

秋风吹开枝上花,花所及处清香浮。

月公本是管公裔,道誉之香塞天地。

金粟如来梦幻身,不须更受菩提记。

【注释】

  • 桂岩:地名,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面的天目山,因产桂花而得名。
  • 长老:对年高有德者的尊称。
  • 月中:月亮中。
  • 桂子:即桂花。
  • 岩幽:岩石幽静,指山洞幽深。
  • 三千秋:三十年。
  • 秋风:秋天的风。
  • 枝上花:树枝上的花朵。
  • 道誉之香:佛教徒的修行成就带来的香气。
  • 金粟:佛经中的金色稻穗,比喻佛的智慧。
  • 如来:佛教术语,指的是释迦牟尼佛,本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
  • 菩提:觉悟,悟道。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月中桂子在岩中生长三百多年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和佛教修行的感慨与赞美。首句“月中桂子飘岩幽”以月亮和桂花为意象,勾画出一幅幽静美丽的画面;次句“长成一树三千秋”则通过时间的流逝,表现桂树历经沧桑仍坚韧生长的特性。第三句“秋风吹开枝上花,花所及处清香浮”,形象地描绘了秋天风中桂花盛开的景象,香气四溢。第四句“月公本是管公裔,道誉之香塞天地”则借月宫嫦娥与玉兔、月宫中桂花树等元素,赞美了佛教修行者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最后两句“金粟如来梦幻身,不须更受菩提记”,将桂树下的修行者比喻成金色稻穗般的佛光普照之人。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佛教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和修行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