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淡相看,心期许岁寒。
莫同桃李伴,容易及春残。
注释:
冰雪淡相看,心期许岁寒。
莫同桃李伴,容易及春残。
译文:
我与白雪、冰霜淡薄地相望,心中期盼着寒冷的岁数。
我不要与桃花李花相伴同行,因为容易等到春天结束。
冰雪淡相看,心期许岁寒。
莫同桃李伴,容易及春残。
注释:
冰雪淡相看,心期许岁寒。
莫同桃李伴,容易及春残。
译文:
我与白雪、冰霜淡薄地相望,心中期盼着寒冷的岁数。
我不要与桃花李花相伴同行,因为容易等到春天结束。
【注释】 曹江:即今安徽省蚌埠市的怀远县。 中郎:即中郎将,汉末曹操手下的官职,负责守卫边疆。此处指代曹操。 三十里:形容距离之远。 奸雄:指曹操。 脩乎:赞美他(杨修)。 露才扬已古所忌:古代有“才高招忌”之说。 汉贼基黄初:指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曹操起兵讨伐。 怃然:失望的样子。 霜毫:指毛笔,这里用来形容墨迹如霜。 绝妙好辞天下无:指杨修的才思出众,无人能及。 异代:不同朝代。
题画梅 稀疏的烟雾在小晕里生起,像瑶岛仙镜一样明亮。 云母环抱着风,早晨未寒,玉龙嘶叫着迎接春天。 回忆当年相逢时萼绿君,别来珠佩留在苍云间。 素鸾惊飞月破碎,琼台歌声断续,音声纷繁。 灵㕙能解点玄霜汁,粉靥冰花照人湿。 返魂竟失箧中香,翠羽悲啼声转急。 纷吾欲下巫阳招,楚骚遗恨湘水长。 书凭凤女双飞翼,泪掩鲛妃一尺绡。 注释: 1. 疏烟小晕生瑶岛:疏烟中的小晕,就像瑶池仙境一般美丽。 2.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与朋友顾定之的一次对话。前四句写画,“老安”指顾定之自己,“虎头诸孙总痴绝”,说顾定之的后代们个个都像“虎头”一样痴迷,但“老安不痴乃用拙”,说只有顾定之本人才不痴迷,反而显得质朴自然,所以才能得墨竹之神。“忆在吴中写墨君,雪楮水缣每飘撇。妙处不减文湖州,同时更有柯丹丘。”回忆当年在吴地写墨竹的情景:当时顾定之正在吴地写作,用的是洁白的纸和黑墨,一挥而就,笔力遒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涉及意象、手法、曲径通幽的处、比兴手法等命题指向较明显的各种考点。考生在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时,首先要指出诗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例如“朔云化石忽五彩,石也能言泣真宰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清时何事及宵征 -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在太平时期的军事行动的疑问或感慨。"清时"指的是和平时期,而"宵征"则指夜间的军事行动,通常用于表达对这种不必要战争的疑惑。 译文 在和平时代为什么要进行夜间的征战呢? 2. 人马萧萧夜向明 - "萧萧"形容声音或风声,这里可能用来形容军队行进的声音,而"夜向明"则表明是在夜晚行军,但方向是朝天亮的方向前进
【解析】 题纨扇美人 蝶粉蜂黄满眼新,小园微步不胜春。白团欲把歌唇掩,生怕流莺也妒人。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所见所感。前两句写美人手持纨扇,看到蝴蝶蜜蜂的花粉和黄毛,满眼都是春天的色彩,在小园中漫步着,感到春风拂面,不禁陶醉了;第三句写美人将手轻轻掩住口鼻,唯恐流莺也来妒忌她的美丽;第四、五两句写美人用白团遮掩口鼻,担心流莺也嫉妒她。 【答案】 ①蝶粉蜂黄——指蝴蝶、蜜蜂身上的彩色花纹
【题解】 此诗作于诗人隐居山林之时。诗人以隐者自居,写其对山林之乐的感受,抒发了超然物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闲适心境。 【注释】 ①题画:即题壁词,为山水画写的诗词。 ②山中人:指隐士。 ③松风:指松林中的清风。 ④兴:兴趣,兴致。 ⑤抛:舍弃。 ⑥泉声:泉水的声音。 ⑦耳畔:耳边。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词,描写诗人在山野间隐居生活的情景。诗中描绘了一幅幽深秀丽的风景画面,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
《题桃花白头翁》 前度刘郎阻胜游,漫歌风雨替花愁。 自怜人与春俱老,底事幽禽也白头。 注释翻译: 1. 前度刘郎:指前次来此的客人,这里暗指诗人自己。 2. 阻胜游:阻碍了一次美好的旅游。 3. 漫歌风雨:形容诗人无心欣赏自然美景,只是随意歌唱。 4. 替花愁:为花儿感到忧愁。 5. 自怜人与春俱老:诗人感叹自己也随着春天一起变老。 6. 底事幽禽也白头:问为什么只有鸟儿也变得苍老。
诗句释义: 1. 金粟枝头十二红,何年飞向广寒宫。 - 金粟:金黄色的果实,这里指桂花。 - 十二红:形容桂花的颜色鲜艳,像十二种红色的花朵。 - 何年:何时。 - 飞向广寒宫:比喻桂花飘落到人间,象征着美好的事物降临或美好的愿望实现。 2. 素娥只爱青鸾舞,且近琼楼立晚风。 - 素娥:嫦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女。 - 青鸾舞:青鸾是一种神话中的神鸟,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琼楼
【注释】 题映雪图:题咏《映雪图》。 夜雪明书几:夜晚下着大雪,明亮的烛光在书案上跳跃,映照着积雪。 寒风入缊袍:寒风从外面吹进单薄的棉袍里。 如何烧凤蜡,只解饮羊羔:这两句是说,面对这洁白如玉的世界,你却只是欣赏,并不去做些什么。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雪夜读经,见雪景而有所感触,于是题咏《映雪图》,并作此诗以记之。 首句写冬夜雪景,点明时间、地点、环境。“夜雪”二字既点出了季节,又渲染了气氛
【注释】 题映雪图:题咏《映雪图》。 夜雪明书几:夜晚下着大雪,明亮的烛光在书案上跳跃,映照着积雪。 寒风入缊袍:寒风从外面吹进单薄的棉袍里。 如何烧凤蜡,只解饮羊羔:这两句是说,面对这洁白如玉的世界,你却只是欣赏,并不去做些什么。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雪夜读经,见雪景而有所感触,于是题咏《映雪图》,并作此诗以记之。 首句写冬夜雪景,点明时间、地点、环境。“夜雪”二字既点出了季节,又渲染了气氛
【释义】:兰亭的美景已经荒芜,衣冠旧事已不可追。 感叹那饮酒赋诗的快乐,依然在画卷中流传。 【注释】:兰亭(yíng ting):晋代王羲之与谢安等41人在兰亭举行修禊(xì 酒令),并写《兰亭序》。后称“兰亭”为“兰亭”,亦以“兰亭”指“兰亭序”。 榛委:荒芜。 衣冠:古代士人常服,这里指东晋士族。 嗟:赞叹。 觞咏:泛指饮酒赋诗。 托:寄托,引申为流传。 传:流传。 【赏析】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清时何事及宵征 -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在太平时期的军事行动的疑问或感慨。"清时"指的是和平时期,而"宵征"则指夜间的军事行动,通常用于表达对这种不必要战争的疑惑。 译文 在和平时代为什么要进行夜间的征战呢? 2. 人马萧萧夜向明 - "萧萧"形容声音或风声,这里可能用来形容军队行进的声音,而"夜向明"则表明是在夜晚行军,但方向是朝天亮的方向前进
吕德叔小小斋 吕德,即吕洞宾,是唐代著名的道士。他年轻时就学道,后来隐居山林,修炼成仙。他住在一个简陋的茅屋里,自称为“小斋”。 斋居不自大,容此眇然身。 在简陋的茅屋中,吕洞宾并没有因为自己的道行高深而感到自大。相反,他更加谦虚,容忍着自己的渺小和局限。这里的“眇然身”指的是他的身体和外貌,但更重要的是表示他的谦逊和低调。 泛览乾坤内,俱为逆旅人。 吕洞宾广泛地阅读和理解了天地万物的道理
【题解】 此诗作于诗人隐居山林之时。诗人以隐者自居,写其对山林之乐的感受,抒发了超然物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闲适心境。 【注释】 ①题画:即题壁词,为山水画写的诗词。 ②山中人:指隐士。 ③松风:指松林中的清风。 ④兴:兴趣,兴致。 ⑤抛:舍弃。 ⑥泉声:泉水的声音。 ⑦耳畔:耳边。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词,描写诗人在山野间隐居生活的情景。诗中描绘了一幅幽深秀丽的风景画面,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
《题桃花白头翁》 前度刘郎阻胜游,漫歌风雨替花愁。 自怜人与春俱老,底事幽禽也白头。 注释翻译: 1. 前度刘郎:指前次来此的客人,这里暗指诗人自己。 2. 阻胜游:阻碍了一次美好的旅游。 3. 漫歌风雨:形容诗人无心欣赏自然美景,只是随意歌唱。 4. 替花愁:为花儿感到忧愁。 5. 自怜人与春俱老:诗人感叹自己也随着春天一起变老。 6. 底事幽禽也白头:问为什么只有鸟儿也变得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