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云化石忽五彩,石也能言泣真宰。
玉堂调笑辞金鱼,月冷西湖醉魂在。
风流忆尔承平时,接䍠倒著驴倒骑。
仙游何处惊堕影,秋空冥冥如见之。
黄鹤飞鸣杳无迹,西风满地芦花白。
玉龙吹断不可招,空掩画图三叹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涉及意象、手法、曲径通幽的处、比兴手法等命题指向较明显的各种考点。考生在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时,首先要指出诗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例如“朔云化石忽五彩,石也能言泣真宰。”“石也能言”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赋予石头以情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石像的颜色斑斓、栩栩如生,仿佛能听到它的“哭泣”,可见作者对石像的钟爱和珍视之情。

此诗是元代诗人马祖常所作。全诗通过描写画师为友人画像的情景,借景抒怀,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朔云化石忽五彩,石也能言泣真宰。”这两句是写石像。首句写石像色彩斑斓,犹如五彩石;次句写石像有情感,仿佛真的在“泣”。诗人将石像人格化,赋予了它生命。

“玉堂调笑辞金鱼,月冷西湖醉魂在。”这两句是写画师。画师用五颜六色的彩笔给友人画像,他一边画一边欣赏友人生前的音容笑貌,不禁感慨万分,情不自禁地吟起了《水调歌头》,抒发了与友人分别后的无限怀念之情。

“风流忆尔承平时,接䍠倒著驴倒骑。”这是对友人的回忆。诗人回忆起当年与友人一起骑着驴子在湖边游玩的快乐时光,那情景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怀。

“仙游何处惊堕影,秋空冥冥如见之。”这是写诗人自己的感受。诗人想起了友人曾经游览过的名胜古迹,那些地方如今已是荒无人烟了,而诗人却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所见所闻,恍如昨日。

“黄鹤飞鸣杳无迹,西风满地芦花白。”这是写诗人的想象。诗人想象着友人曾经登临黄鹤楼的情景,那是多么令人向往啊!然而如今黄鹤楼早已不见踪影了,只剩下一片白茫茫的芦花在西风吹拂下飘荡。

“玉龙吹断不可招,空掩画图三叹息。”这是说画师无法再画出朋友的模样了,只能感叹一声而已。诗人看着自己笔下的石像,心中充满了感慨。

【答案】

朔云化石忽五彩,石也能言泣真宰。玉堂调笑辞金鱼,月冷西湖醉魂在。风流忆尔承平时,接䍠倒著驴倒骑。仙游何处惊堕影,秋空冥冥如见之。黄鹤飞鸣杳无迹,西风满地芦花白。玉龙吹断不可招,空掩画图三叹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