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看银台吐绛花,晓闻灵鹊噪檐牙。
民安足遂中心愿,年壮何妨到处家。
得失纷纷随梦蝶,公私扰扰付鸣蛙。
晚香好在东篱菊,相伴秋霜入鬓华。

连日灯花鹊噪漫成

连日:一连几天。灯花:指元宵节时,人们将灯芯蘸油点燃后结成的花状物。鹊噪:喜鹊在树上鸣叫。这首诗写的是元宵节的喜庆场面。

夜看银台吐绛花,晓闻灵鹊噪檐牙。

夜晚:晚上。银台:指月亮,因银白如月而得名。绛花:指月亮。檐牙:指喜鹊的叫声。诗写的是元宵节时的月色和喜鹊啼鸣的景象。

民安足遂中心愿,年壮何妨到处家。

民众:人民。中心愿:指百姓的愿望得到满足。年壮:年龄大。到处家:指生活安定。这首诗写的是元宵节时,百姓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国家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

得失纷纷随梦蝶,公私扰扰付鸣蛙。

得失:指名利、地位等。纷:多。随梦蝶:比喻人生的变化无常。公私:指公事与私事。扰扰:形容忙碌。鸣蛙:指青蛙的鸣叫。诗写的是人们对于名利、地位等的追求,以及对于公务私事的忙碌状态。

晚香好在东篱菊,相伴秋霜入鬓华。

晚香:指菊花在晚秋时节散发出的香气。东篱:指东边的篱笆边。菊:一种花。诗写的是诗人欣赏菊花,感受到秋天的美好。

赏析:这首诗写于元宵节,通过描绘元宵节时的各种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太平、人民安居乐业的祝愿。诗中通过对民间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地位等的追求,以及对于公务私事的忙碌状态的看法。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