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烬香销夜漏迟,人间天上共佳期。
女牛有约通银汉,儿女虚传送彩丝。
月色冷侵丹桂影,露华凉沁碧梧枝。
客窗孤枕难成寐,卧听谁家玉笛吹。
这首诗的原文是:“七夕感兴”,由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烛烬香销夜漏迟,
- 第一句描绘了夜晚的场景,蜡烛即将燃尽,香气也渐渐消散,暗示着时间的推移。
人间天上共佳期,
- “人间天上”表达了诗人对于七夕节的浪漫想象,即在人世间与天上都能共同庆祝美好的时刻。
女牛有约通银汉(银河),
- 这里的“女牛”可能指的是织女星,她被赋予了一个约定,要穿越银河与牛郎相会。
儿女虚传送彩丝(许愿的丝带),
- 描述了七夕节的传统习俗,年轻人用彩丝系在手腕上作为许愿的象征。
月色冷侵丹桂影,
- 月光照耀在丹桂树的影子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露华凉沁碧梧枝,
- 露水清凉地渗透到碧绿的梧桐树上。
客窗孤枕难成寐,
- 诗人自己处在一个孤单的客房里,无法入睡,因为心中充满了思念。
卧听谁家玉笛吹,
- 他躺在床上,侧耳聆听远处传来的玉笛声,这声音让他更加怀念家乡和亲人。
赏析:
这首《七夕感兴》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七夕节的美丽传说和诗人的个人情感。诗的前两句通过描述夜晚的场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接着,诗人巧妙地将七夕节与银河、织女和牛郎的故事联系起来,展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浪漫情怀。
后四句则转向了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通过“客窗孤枕难成寐”和“卧听谁家玉笛吹”,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节日的传统习俗结合起来,使整首诗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有动人的情感表达。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诗句、深刻的寓意和真挚的情感,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并欣赏其中的美感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