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候馆度芳春,暗惜韶光过眼新。
草色入帘闲白昼,花阴满地隔红尘。
从知处世若大梦,何用浮名绊此身。
十里湖边三亩宅,青山应笑未归人。
《春昼》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词作品,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人物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 首句:“萧条候馆度芳春,暗惜韶光过眼新。”
- 注释:候馆,指等待接待的场所。
- 赏析:《春昼》首句“萧条候馆度芳春”描绘了诗人在候馆中度过春天的情景。这里的“萧条”形容候馆的冷清与寂寥,“度芳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次句:“草色入帘闲白昼,花阴满地隔红尘。”
- 注释:草色,指草地的颜色。
- 赏析:次句“草色入帘闲白昼”描写了草色透过帘幕映照出宁静的白昼景象。而“花阴满地隔红尘”则进一步描绘了花丛中阳光斑驳、仿佛隔绝尘世的美丽画面。
- 第三句:“从知处世若大梦,何用浮名绊此身。”
- 注释:处世,指人的生活或存在。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名利虚幻的深刻认识。它反映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即追求真实而不被名利所羁绊。
- 末句:“十里湖边三亩宅,青山应笑未归人。”
- 注释:青山,指远处的山。
- 赏析:这句诗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他设想自己居住在风景如画的湖边,与青山为邻,远离世俗纷扰,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通过对《春昼》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内容和艺术特色。诗中不仅描绘了春天的自然美景,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