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晴花气减衣天,静夜燔香月照烟。
琴在暗床闻鼠过,石当虚牖见虫悬。
委形笑我无名屈,宣发欺人不惑年。
安得山林藏下士,风瓢闲处即栖禅。
杂感十首
嫩晴花气减衣天,静夜燔香月照烟。
琴在暗床闻鼠过,石当虚牖见虫悬。
委形笑我无名屈,宣发欺人不惑年。
安得山林藏下士,风瓢闲处即栖禅。
注释:
杂感十首:杂感,指各种感想,杂七杂八的感受。十首,指诗歌共有十首。
嫩晴:初晴的天气,指晴朗温暖的日子。
花气:花香的气味。
减衣天:天气暖和到足以使衣物减少的程度。
静夜:夜晚宁静的时刻。
燔(fán)香:焚烧香料以驱除室内蚊虫。
月照烟:月亮的光芒映照在烟雾之中,形成朦胧的景象。
琴在:指把琴放在某个地方。
暗床:指黑暗的床铺,比喻没有光亮的环境。
闻鼠过:听到老鼠的声音。
石当虚牖:石头放在空旷的窗户旁边,形成鲜明的对比。
见虫悬:看到悬挂在墙上或窗台上的虫子。
委形:比喻屈服或低头。
笑我无名屈:嘲笑自己没有名气或地位而感到委屈。
宣发:头发散开的样子,比喻言论或思想不受拘束。
不惑年:不惑于世事,指心态平和、超然物外。
安得:如何能够。
山林:指隐居山林的地方。
下士:指平民百姓。
风瓢:指随风飘荡的瓢,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闲处:闲暇的时候。
栖禅:指打坐修行,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句。诗人描述了初晴后夜晚宁静的情景,用“琴在暗床闻鼠过”来表达自己的隐逸生活,通过“石当虚牖见虫悬”来描绘隐居环境的幽静。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以及对内心平和与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