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窗静翳镇春冬,澹漠偏于节物浓。
柚美故堪供禹锡,松高应不受秦封。
悬裈醉后矜南阮,昼障薰余惬小宗。
自共古贤风性近,非关人世调难逢。
这首诗共十句,每句都是五字一句的律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以及相关的译文和赏析。
第一句:“萝窗静翳镇春冬”
- 注释: “萝窗”指的是竹制的窗户,因为竹子常被比作萝藤,这里用来指代竹制的房间或小窗;“静翳”意味着静谧且遮蔽了外界的景象;“镇”在这里可能是指压制或者覆盖;“春冬”则泛指四季。
- 译文: 竹制的窗子静静地遮蔽了春天和冬天的景象。
- 赏析: “萝窗静翳镇春冬”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简朴的生活环境,竹窗如同一个自然的屏障,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与纷扰,使得居住其中的人能够享受到春天的温暖和秋天的清凉。
第二句:“澹漠偏于节物浓”
- 注释: “澹漠”通常用来形容景色、气氛等平淡无奇或者清冷;“节物”指的是节日中的各种物品;“浓”则是强调这些物品的丰富和热闹。
- 译文: 虽然淡漠,但节日中的物产却显得格外丰富。
- 赏析: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平淡而真实的感受,即使没有太多的华丽装饰,节日的物产也足以让人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第三句:“柚美故堪供禹锡”
- 注释: “柚美”指的是柚子的美味;“禹锡”是古代的一位贤人,传说他喜欢吃柚子。
- 译文: 柚子的美味让它足够供禹锡这位贤人享用。
- 赏析: 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柚子的甘甜和禹锡贤人的高雅品味,展现了一种文人雅士之间的相互尊重和欣赏。
第四句:“松高应不受秦封”
- 注释: “松高”指的是松树高大挺拔;“秦封”可能是对秦始皇时期的封土制度的比喻。
- 译文: 松树的高耸应该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包括秦始皇时期的封土制度。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束缚、追求自然与真实的态度,松树以其坚韧不拔的形象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
第五句:“悬裈醉后矜南阮”
- 注释: “悬裈”是一种穿着裤子的方式,悬挂在身体上方;“南阮”指的是传说中的仙人南岳君。
- 译文: 醉酒之后,我自夸自己是像南岳君那样超凡脱俗之人。
- 赏析: 此句展现了诗人在醉酒后的放纵与自信,以及对自我的一种超越和赞美。
第六句:“昼障薰余惬小宗”
- 注释: “昼障”指的是在白天遮挡阳光;“薰”在这里可能指的是香气;“小宗”是对某人的尊称。
- 译文: 在日间的阳光下遮挡住香气,让我感到惬意。
-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绘一种宁静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简单美好事物的珍惜和享受。
第七句:“自共古贤风性近”
- 注释: “自共”意为共同拥有;“古贤”指的是古代的贤人;“风性近”表示性格相近。
- 译文: 我们共同拥有古代贤人的高尚品质和朴素的生活态度。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明了自己追求高尚品质的人生态度。
第八句:“非关人世调难逢”
- 注释: “人世”指的是尘世;“调”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和谐或适宜的环境;“难逢”表示难得一见或不易得遇。
- 译文: 并不是因为尘世中难以得到和谐适宜的环境才显得可贵。
- 赏析: 这句诗传达了一种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对和谐环境的追求,暗示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形象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人情的理解。通过对竹窗、柚子、松树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通过对禹锡、南阮等古人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古代文化的敬仰;通过对日光、香气等日常场景的描绘,诗人传递了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简单快乐的珍视。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性美德的歌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