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环合蔚州城,紫塞连云朔气清。
禾黍岁时供上谷,烽烟日夜接神京。
九宫迤逦通军壁,高垒崔嵬列虏营。
稍喜摧锋章节能,帅将俘获谢苍生。

【注释】

蔚州:州名。治所在今河北宣化。

紫塞:古关塞多用紫色装饰,故称紫塞。此指边塞。连云:连接不断。

上谷:古郡名,在今北京市西南,是当时通往京师的要道。

烽烟:烽火,古代边防瞭望敌情而放的烟火。这里泛指战争。

九宫:即“九重”,天子之居,也指皇帝。迤逦:曲折延伸的样子。军壁:军营。

摧锋:击溃敌人的前锋。

帅将:统率军队的将领。俘获:俘虏。苍生:百姓。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叛军攻陷京城,唐玄宗出逃到蜀地后,肃宗即位,收复长安,又平定了叛乱的故事。《秋兴八首》是诗人晚年时写的一组诗。其中第五首写于至德二载(757),诗人由蜀返京,途中经过邺城,登城楼眺望长安,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全诗以“秋兴”为题,抒发了诗人对国都沦陷、自己流离失所的感慨。

首联写诗人登临城楼所见的壮丽景色。蔚州的万山环抱着城池,紫塞连云,朔气清朗。这两句写出了邺城的地理位置及其自然环境。万山环绕,地势险峻;紫塞连绵,形势壮观。紫塞,指边塞的城墙。连云,形容山峰高耸入云。这里的“紫塞连云”与杜甫的“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春望)中的“画图省识”有相似之处。“朔气清”,点明时间是在秋季。“朔气”指北风,北方气候寒冷。秋天北风劲吹,天气清凉。

颔联写诗人登临邺城所见的情景。禾黍:指庄稼作物。上谷:地名,在今北京市西北。禾黍岁时,指庄稼丰收之时。上谷靠近京师,是通往京师的要道。供上谷:指上谷向京都输送粮草之事。上谷靠近京师,是通往京师的要道。烽烟:指烽火,古代边防瞭望敌情而放的烟火。日夜,说明战事频繁。神京:指长安。上句说神京受到烽火的威胁;下句说神京受到敌兵的骚扰。

颈联写邺城南面的军事防线。九宫:即“九重”,天子之居,也指皇帝。迤逦:曲折延伸的样子。军壁:军营。高垒:高筑的营垒。列虏营:指敌军营盘。

尾联写诗人登上邺城城楼后的感想。稍喜:稍微感到高兴。摧锋:击溃敌人的前锋。节章:指军队的行动部署。能:可以。帅将:统率军队的将领。俘获:俘虏。谢苍生:感谢百姓的养育之恩。

这首诗通过描绘邺城的自然风光和军事状况,表达了诗人对国都沦陷的深切悲痛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关切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