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色将秋远,潮声挟雨振。
地严催鼓角,帆迥入星辰。
薄禄偏为客,他乡易畏人。
宁知一水外,日夜有垂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将渡江泊仪真即事有感》。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以及译文、注释和赏析。
注释
- 海色将秋远:海面上的颜色已经染上了秋天的寒意。
- 潮声挟雨振:潮水的声音伴随着雨水的拍打,显得格外强烈。
- 地严催鼓角:大地似乎在催促着鼓角声响起,给人一种紧张的感觉。
- 帆迥入星辰:船帆远远地驶入了星辰,意味着船只行驶得非常快。
- 薄禄偏为客:微薄的俸禄让我只能作为一个漂泊的客人。
- 他乡易畏人:他乡的陌生让他容易害怕别人。
- 宁知一水外:谁能知道,在这水之外还有如此多的垂钓者。
译文
海水已染霜色秋天渐近,波涛汹涌挟带着雨点拍打岸边。大地好像在催促鼓角的响起,船帆高高地驶入星辰点点的夜空。我作为微薄的俸禄只能做一个漂泊的客人。他乡的生活让人畏惧,陌生的环境让人感到恐惧。谁能想到在这水边之外竟然有那么多的垂钓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江边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迷茫。首句“海色将秋远”便勾勒出深秋时节的海景,而“潮声挟雨振”则进一步强调了天气的恶劣,给人以凄凉之感。接下来的三句“地严催鼓角”,“帆迥入星辰”,“薄禄偏为客”,则分别从地理环境、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展示了作者身处异乡、远离家乡、地位低下的处境。这一系列的描写,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由的向往。
最后两句“宁知一水外,日夜有垂纶”,则是诗人的豁达与无奈之情的体现。尽管身处他乡,但诗人并未因此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而是在宁静的江河之畔,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宁静和自由。这里的“垂纶”指的是打鱼,象征着诗人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一种坚韧和乐观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