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人初半,三秋月正中。
天清凉似水,江阔静还风。
玉借蓬莱馆,珠悬碣石宫。
时闻沛儿唱,犹数汉皇功。
【注释】
1、沛河,指淮河。泛舟,即泛舟游江。
2、万里,极言距离之远;始半,犹初秋,犹言开始。
3、三秋月正中,谓中秋月明如镜,圆于满弦之弦,正指十五日。
4、天清凉似水,江阔静还风,形容景色的清幽。
5、玉借蓬莱馆,珠悬碣石宫,以玉和珠比喻皇帝的恩泽和功绩。
6、时闻沛儿唱,犹数汉皇功,指汉高祖刘邦(汉皇),在位十三年,开创了汉王朝。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中秋之夜乘舟游览时所作,描写了淮河两岸的美丽景色及对皇帝的颂扬。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清新隽永。
首联“万里人初半,三秋月正中”。诗人遥想千里之外,正值中秋佳节,人们刚刚度过了初秋。此时正是中秋月明圆如盘,正好处于中秋时节。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颔联“天清凉似水,江阔静还风”。诗人仰望天空,只见明月清辉洒下,犹如清澈的泉水;俯视江面,只见江水宽广无垠,宛如微风拂过的水面。这一联通过写景,展现了中秋之夜的宁静与和谐。尾联“玉借蓬莱馆,珠悬碣石宫”。诗人想象着皇帝的恩泽如同玉石一般珍贵,其功绩如同珍珠般闪耀。这两句将皇帝的恩泽与功绩比作珍贵的宝物,表达了对皇帝的崇敬之情。
全诗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辞藻,使诗歌具有了独特的韵味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