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戎王麦,风前石国榴。
火珠红乍吐,栗玉翠还浮。
物自频堪摘,人胜几度游。
雕栏太平里,曾是曲阳侯。
初秋独游张园五首(其一):海外戎王麦,风前石国榴。物自频堪摘,人胜几度游。这首诗是明代著名诗人王世贞所作,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与赏析:
海外戎王麦:“海外戎王”指的是边疆之地,象征着辽阔的地域与壮美的景色。“麦”字则指小麦,是丰收的象征,也代表了农田的辛勤劳作。
风前石国榴:“石国”通常指山石堆积的地方,此处用以形容榴花盛开于风中摇曳的景象。
火珠红乍吐:“火珠”形容石榴籽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鲜艳夺目。“红乍吐”描绘了石榴籽刚一露出即被采摘的场景。
栗玉翠还浮:“栗玉”指的是石榴皮上的花纹,如玉石一样细腻而美丽。“翠还浮”则是说这些花纹在阳光照耀下更加生动。
物自频堪摘:“物自频堪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喜爱之情。这里的“物”泛指所有能够供人类欣赏的事物。
人胜几度游:“人”在这里是指诗人自己,“胜”则意味着值得、胜过。整句话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亲身体验这种美的愿望。
雕栏太平里:“雕栏”指的是装饰精美的栏杆,通常用在园林、宫殿等处。“太平里”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点或场所,诗人在此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曾是曲阳侯:“曲阳侯”可能是古代的一个封号或官职,诗人用它来指代曾经在某个地方有过的美好经历或成就。这里暗示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以及对那些美好时刻的怀念。
《初秋独游张园五首(其一)》是一首充满田园诗意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的无限热爱。王世贞通过这首诗不仅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也传达了一种追求自然和谐与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