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鹢纷如昨,频添海戍长。
岂应齐击技,不敌楚馀皇。
耒挂妨春雨,笳吹咽晓霜。
野夫冠侧注,愧尔绿沈枪。
《青州杂感十首》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诗作,其中第十首的诗句为“战鹢纷如昨,频添海戍长。岂应齐击技,不敌楚馀皇”。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战鹢纷如昨”:“战鹢”指的是战船。这里的“如昨”意味着就像昨天一样,表示时间过得很快。
“频添海戍长”:“频添”表示频繁添加或增加。这里的“海戍长”指的是海上的防御工事或军队不断延伸。
“岂应齐击技”:“齐击技”可能指的是齐国的武艺或战术。这里的“应”表示应该或者应对。整句的意思是说,难道我们应对齐国的武艺或战术时,就能占据优势。
“不敌楚馀皇”:“楚馀皇”可能是指楚国的英勇或霸主地位。这里的“不敌”表示无法战胜。整句的意思是说,面对楚国的强大和英勇,我们无法占据优势。
“耒挂妨春雨”:“耒”是一种农具,这里可能指的是耕作。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农具被雨水淋湿了,妨碍了春天的耕种活动。
“笳吹咽晓霜”:“笳”是一种古代的乐器,这里可能指的是军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早晨的霜气中,军乐声渐渐消散。
“野夫冠侧注”:“野夫”可能指的是乡村的百姓。这里的“冠侧注”可能是指头顶的帽子被风吹得歪斜。
“愧尔绿沈枪”:“愧尔”表示对某人的谦虚或自责。这里的“绿沈枪”可能是一种绿色的武器或武器的颜色。整句的意思是说,我们愧对绿色的武器,因为它并不鲜艳。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农业和军乐等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危、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忧虑。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担忧以及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