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抱兰若,孤塔界晴空。
未沐菩提雨,时闻薝卜风。
使星聊一驻,佛日暂相同。
倘借支公马,长陪鲍氏骢。
【注释】
兰若:佛寺。薝卜:一种草,这里指野草。支公马:晋代高僧支遁骑一匹白骥马,常载书游于山泽之间,人称为“支公马”。鲍氏骢:即骢马,古代名马。这里指骏马。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陪段侍御游览灵岩寺时作的。灵岩寺在苏州西南郊。群峰簇拥着寺院,孤塔凌空,晴空万里,十分壮观。诗一开头就描写出这样一幅美丽的景色,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第二句写寺中景象和环境。“未沐菩提雨”,意思是没有沐浴过佛祖降下的雨水,意即还没有洗去世俗尘埃。“时闻薝卜风”,意思是时常听到野草随风摇曳的声音,意即时时感受到山林野性的清雅。这二句话既写出了环境的宁静,又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第三、四句写诗人与段侍御一同游览的情景。“使星聊一驻”,意思是暂时停下使者的行程,聊作停留。这里用了一个传说。相传唐开元年间,有位名叫张果的老和尚,自称寿数将近,请求玄宗派一位使者送他到日落之处。玄宗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派了一位叫施肩吾的年轻官员陪同这位老和尚到日落之处。到了那里后,施肩吾发现老和尚已经死去了。于是玄宗派人把老和尚的遗体运回家里安葬。后来人们就用“使星”来比喻皇帝派遣的使者。“佛日暂相同”,意思是说我们暂时停下来共度一天吧!“倘借支公马,长陪鲍氏骢”,意思是说如果借用那位名叫支遁的高僧骑着的那匹白色的神俊马陪伴我一起游览,那该是多么好啊!这里用了两个典故。《宋书·谢灵运传》记载:晋代僧人支道林经常骑着白马,在山路上行走。有一次路过庐山脚下,看到一只白牛正在吃草,他马上跳下马来与之嬉戏。当时的人认为这很不寻常,纷纷议论纷纷。支道林解释说:“牛何必为羊?”《南史》卷五十六记载:南朝梁代僧人释慧理曾经骑着一匹白马在山野间游玩。有一天,他骑着白马来到一个山岗上,看见一匹白色的骏马在那里奔跑,他马上跳下马来与之嬉戏。当时的人以为他不寻常,纷纷议论纷纷。释慧理回答说:“马何必为牛?”这里的“支公马”就是借用这两个故事中的白马。而“鲍氏骢”是指汉代的名将傅介子所骑的那匹马。这里指的是唐代的名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和段侍御一起畅游山水的愿望。
此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秀丽,充满了诗人热爱大自然、向往自由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