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与滕公室,今看更郁然。
泽应沾草木,光自吐云烟。
已给东园器,仍分少府钱。
南阳有原氏,不得擅新阡。
以下是《太保刘文安公挽诗十咏》逐句释义及赏析:
- 海宇推黄发,朝廷念硕肤:
- “海宇推黄发”意指天下人推崇高寿的老者,象征着其卓越的成就和智慧。“朝廷念硕肤”则表示皇帝和朝廷对其深厚的敬仰,认为他有着非凡的成就和道德品质。这里通过“黄发”与“硕肤”两个形象生动的词汇,展现了对刘文安公一生成就的高度赞扬。
- 在这首诗中,王世贞通过使用“推”和“念”两个动词,强调了刘文安公的声望和影响力,以及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一种对历史人物价值的认可。
- 青宫新太保,赤舄旧东都:
- 这里的“青宫新太保”指的是刘文安公被任命为新的太保职位,而“赤舄旧东都”则是指他在东都任职的经历。这里的“青宫”和“赤舄”都是古代官员的象征。前者代表尊贵的身份,后者则是官职的标志。两者结合,既显示了刘文安公的新任地位,也暗示了他过去在东都的贡献和成就。这两句通过对比新旧职位,突出了刘文安公在政治生涯中的连续性和传承性。
- 品极三司贵,名尊两字扶:
- “品极三司贵”指的是刘文安公在三司机构中享有极高的地位和尊重。“三司”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中央政府中的三个重要部门或官职,具体含义需要结合当时的行政体制来理解。“贵”在这里不仅指地位,还包含了尊贵、崇高的意思。这句诗强调了刘文安公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和影响力。
- “名尊两字扶”则进一步突出了刘文安公名字的尊贵和荣耀。这里的“扶”可能是一个比喻,表示支持、支撑。这句话意味着他的名声和地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如同有两幅字(即两个大字)支撑着他的形象一样。这两句通过强调刘文安公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和影响力,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赞誉和敬仰。
- 今来稽古力,谁不羡为儒:
- “今来稽古力”指的是现在的人都在努力学习和研究古代的知识。“谁不羡为儒”则是说没有人不愿意成为学者或者文人。这里的“为儒”指的是学习儒家经典,成为学者。这句诗表达了对古代知识的重视和对学者的羡慕之情。它鼓励人们要不断学习和探索,追求知识和文化的发展。
- 在这首诗中,王世贞通过表达现在人们对古代知识的重视和对学者的羡慕之情,强调了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这既是对刘文安公学术成就的一种肯定,也是对整个社会学术氛围的一种推动。
《太保刘文安公挽诗十咏》是一首充满敬意和赞美的诗歌。通过描绘刘文安公的历史地位、贡献和个人生活,展现了他对国家和文化的重要影响。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历史人物的关注和评价,也展示了王世贞作为一名文学家的艺术才华和政治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