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已吾苗甚,愁深岁事论。
疾雷翻地轴,飞汉写天门。
鼓楫幽从诣,为农道转尊。
寄声诸父老,一饭亦天恩。

【注释】

久旱得雨:干旱了很长时间,终于下雨了。

枯已吾苗甚:我的庄稼已经干枯很久了。

愁深岁事论:深深地为一年的事感到忧愁。

疾雷翻地轴:急雷震响,把大地震动起来。

飞汉写天门:天上的云像天河一样奔泻而下。

鼓楫幽从诣:划着船顺流直下。

为农道转尊:农民的地位提高了。

寄声诸父老:向乡亲们问好。

一饭亦天恩:即使是吃一口饭也是上天的恩赐。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以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之情,抒写了对农民丰收和社会地位提高的期望。

首联“久旱得雨”四字是全篇的纲目,以下三联都是对这一纲目的具体描绘。诗的开头就写“久旱”,而没有直接写“得雨”。这是因为久旱不雨,其原因何在?只有等到雨后才能明了。所以,诗人首先描写了久旱后的田野景象:“枯已吾苗甚,愁深岁月论。”久旱无雨,禾苗干枯,人们为此深感忧虑,甚至议论纷纷:“年年岁岁人皆叹,今日田家乐太平。”(王禹偁《村居》)这两句是说,久旱之后,禾苗干死,连年歉收,使人们愁苦不已。

颔联进一步描写久旱得雨的情景。“疾雷翻地轴,疾风起天门。”久旱得雨,电闪雷鸣,风起云涌,雨势猛烈。诗人抓住这些特点,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久旱得雨的景象。“疾雷”二字突出了天气的骤变,“翻地轴”则形容雨势之急。“疾风”“起天门”则形容雨势之猛。

颈联紧承上文,诗人由描写久旱得雨的自然现象转向抒发自己的情感。“鼓楫幽从诣,为农道转尊。”“鼓楫”即划船,这里指诗人自己乘舟顺流而下,前往乡村看望父老乡亲,这是为了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为农道转尊”则表明诗人认为农民的地位应当提高。

尾联写到了乡亲们的热烈欢迎,并借此表达自己的心情:“寄声诸父老,一饭亦天恩。”诗人向乡亲们发出问候,表达了感激之情。最后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只是吃了一顿饱饭,但这是上天给予的恩惠,也是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

此诗是一首咏雨之作,诗人通过描写久旱得雨的景象,表现了自己对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和对农民地位提高的期望。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富有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