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生抱和璧,悠然掩柴荆。
不咏颜远句,却钟夷甫情。
夕枕断纨影,朝餐稀佩声。
蒙庄亦难解,唯有诵无生。
【解析】
“殷生”即殷仲堪,是晋代的名士。“和璧”指的是西晋时,晋元帝司马睿将和氏璧进献给王导,王导把一块玉让给王敦保管。后来王敦谋反被诛,王导又把这块玉还给他。“颜远句”指东晋书法家顾恺之的诗句:“恨无长绳系白日,不得似君长久住。”这里用来形容自己对殷仲堪的思念之情。“夷甫情”指晋代尚书令王戎与友人夜宴饮酒,酒酣耳热之际,有人请他猜个谜语,他说谜语的意思是:这个谜底藏在我的衣袖之中。意思是说王戎的为人,表面上很谦恭,但内心却十分傲慢。“夕枕断纨影”,意谓在晚上枕席之间,只有断了花纹的丝织品的影子。这是写诗人对殷仲堪的怀念。“朝餐稀佩声”,意谓早上吃饭时,只有稀疏的佩玉声音。这是写诗人的孤寂。“蒙庄亦难解,唯有诵无生”,意谓庄子的思想也难以理解,只能诵读《庄子》中的《逍遥游》。这是写诗人对庄子思想的向往。
【答案】
译文:
殷生抱着美玉,悠然地掩上柴门。
不咏颜远句,却钟夷甫的情。
夜里枕着断了花纹的丝织品的影子,早上吃饭时,只有稀疏的佩玉声音。
庄子的思想也难以理解,只能诵读《庄子》中的《逍遥游》。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怀才不遇、寄情山水的隐士生活。首句写其怀抱美玉;次句写其悠然掩柴门;第三句写其不咏颜远句;第四句写其钟夷甫的情;第五句写其夕枕断纨影,朝餐稀佩声;末句写其向往庄子思想。诗中虽未直接点明作者的名字,但通过殷仲堪的身世遭遇,可以看出作者就是殷仲堪。全诗构思精巧,意境幽深,风格清丽,语言自然而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