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守楞严语,哓哓品十仙。
那知钟吕辈,来自静居天。
无欲俱观妙,顽空转碍禅。
差池在毫末,一透即成圆。

这首诗的内容和形式都相当特别,它采用了一种类似格律诗的形式来表达禅宗的哲理。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翻译,以及相关的注释和赏析。

第1章:误守楞严语(楞严经)

  • 楞严:佛教经典名,全称《楞严经》,讲述佛教戒律和修行的重要经典。
  • 语:言语,教义。
  • 注释:这里可能是指对楞严经的理解或者修行的误解。
  • 赏析:这句可能表达了对楞严经教义理解的困惑或误解。

第2章:哓哓品十仙(品茶)

  • 哓哓:形容声音细碎。
  • 品:品味、欣赏。
  • 十仙:指茶艺中的几种不同手法或境界,如点茶、泡茶等,每项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技巧。
  • 注释:这里描述的是品茶时的专注与细致。
  • 赏析:品茶是一种静心的活动,通过细腻的动作来体验茶的香气和味道,体现了禅宗中追求心灵平静的生活态度。

第3章:那知钟吕辈(钟吕)

  • 钟吕:古代道家炼丹术中的术语,分别指钟炉和吕炉,是炼丹过程中使用的两个重要工具。
  • 辈:同“派”,指不同的流派或方法。
  • 注释:这里可能指钟吕两派的修行者。
  • 赏析:钟吕两派代表了不同的修行方法和目的,反映了佛教中对于解脱的不同追求。

第4章:来自静居天(佛教中的净土宗)

  • 静居天:指佛教中的极乐世界,是修行人的理想归宿。
  • 注释:这里强调了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 赏析:净土宗强调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这与禅宗追求的内在平和相契合。

第5章:无欲俱观妙(禅宗中的无欲观照)

  • 无欲:指内心无杂念,专注于当下的体验。
  • 俱观:全面观察。
  • 妙:美妙的事物,这里指修行的境界。
  • 注释:这里描述了修行时的状态,即完全放下欲望,专注于内心的观照。
  • 赏析:这是禅宗修行的核心之一,通过消除杂念,使心灵回归到最纯粹的状态,从而达到真正的觉悟。

第6章:顽空转碍禅(禅宗中的空性观念)

  • 顽空:指坚固而不可动摇的存在,与无常相对。
  • 转碍:转变困难,障碍重重。
  • 禅:禅宗,一种修行法门。
  • 注释:这里提到了禅宗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即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是空的,但这一认识过程并非易事。
  • 赏析:禅宗强调超越表象,直接面对事物的本质。这里的“转碍”反映了禅宗修行中的困难和挑战,也体现了禅宗追求直指人心的精神。

第7章:差池在毫末(细微之处见真章)

  • 差池:差错,不完美的地方。
  • 毫末:极其微小的部分。
  • 注释:这里指出了任何成就都源自于细小的努力和积累。
  • 赏析:这句话鼓励我们在追求目标时要保持耐心和细心,因为成功往往隐藏在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之中。

第8章:一透即成圆(领悟后的圆满)

  • 一透:理解透彻,彻底领悟。
  • 圆:圆满,完成。
  • 注释:这里描绘了通过深度理解和实践后达到的最终状态。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禅宗中悟道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理解并实践禅宗的教导,才能达到内心的圆满和自由。

整首诗融合了禅宗思想与日常修行的元素,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小事的观察和思考,引导读者去探索内心的世界,从而达到更高的精神层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