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车倾海峤,上冢尽公卿。
风递苏耽哭,天回子晋笙。
刍灵俱气象,槐荫转峥嵘。
更是沙堤就,如龙傍夜城。

【注释】

  1. 送车倾海峤:意为把车开到海之尽头,即极远的地方。倾,倾盖而别,指分别时的礼仪。
  2. 上冢尽公卿:上坟时动用了所有的公卿。
  3. 风递苏耽哭:苏耽是古代的神话人物,传说他死后变成了杜鹃鸟,常在暮春时悲鸣不已。这里以风声传递苏耽的哀啼。
  4. 天回子晋笙:子晋,即韩凭,传说中一个美丽的女子。笙,一种管乐器。子晋吹笙,天上的凤凰为之徘徊。
  5. 刍灵俱气象:指的是送葬队伍中有各种仪仗、旗帜等。
  6. 槐荫转峥嵘:槐树成荫,树木郁郁葱葱,景色壮丽。
  7. 更是沙堤就:沙堤,沙质的道路。夜城,夜晚的城市。
    【赏析】
    此诗为送葬之词。首句“送车倾海峤”意谓送葬车辆驶向海的尽头,即极远的地方。这既是实写,也是夸张。次句“上冢尽公卿”,则是实写,因为送葬者都是达官显贵,上坟也用上了所有公卿。三四句“风递苏耽哭”、“天回子晋笙”,则是以风声、鸟鸣来烘托送别的凄凉气氛。“风递苏耽哭”一句暗含着送葬队伍中有各种仪仗、旗帜等。“子晋笙”句则是指子晋吹笙,天上的凤凰为之徘徊。这两句都渲染出一种凄婉的气氛。五六句“刍灵俱气象”,是说送葬的队伍有各种仪仗、旗帜等。“槐荫转峥嵘”,是说槐树成荫,树木郁郁葱葱,景色壮丽。这两句描写了一幅送葬队伍浩浩荡荡、气派不凡的景象。最后两句“更是沙堤就,如龙傍夜城”,是说送葬队伍来到沙堤上,像一条龙一样在夜城中蜿蜒而行。这是全诗的高潮所在。这两句既写出了送葬队伍的浩大规模,又写出了其威猛壮观之势;既点出了送葬队伍来到沙堤上,又点出了其蜿蜒曲折的路线。这样写,使全诗显得更加生动有力,富有动感和节奏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