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游踞东阁,赣君谈坐隅。
小生乃相吏,苟出当非夫。
感慨事已往,功名人自愚。
纵甘嗟来食,念此非穷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阿游踞东阁,赣君谈坐隅”,首句写诗人在东阁闲坐,阿游在角落里坐着。这两句诗交代了主人公在东阁与友人相谈的环境和情境。阿游是朋友的名字,从这一句可以看出,诗人与这位阿游是朋友关系。“赣君”即指赣县县令,“坐隅”说明县令正在角落中静坐。
“小生乃相吏,苟出当非夫”,第二句说:“我是小官,如果出去做官,就不当是大官了。”这里用了一个“乃”字,表明了诗人对于仕途的看法。“小生”是对对方的谦称,表示自己是小官吏,“苟出当非夫”意为:如果出去做大官,就不当大官了。这句诗表现出诗人对仕途的不满,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怜之情。
“感慨事已往,功名人自愚”,第三四句是说:自己感叹往事已经过去,功名利禄都是人们自欺欺人的愚蠢之举。这里的“感慨事已往”,指的是感慨过去的一些事情,如自己曾经的抱负等。“功名人自愚”是说,人们追求名利,都是自欺欺人的愚蠢之举。
“纵甘嗟来食,念此非穷途”,最后四句是说:即使我甘愿受嗟来之食,也想到这并非是走投无路。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使自己遭受挫折,也不悲观绝望。
【答案】
览古感时偶成十古律
阿游踞东阁,赣君谈坐隅。
小生乃相吏,苟出当非夫。
感慨事已往,功名人自愚。
纵甘嗟来食,念此非穷途。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八句四平韵,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富有情趣。诗人通过对往事的回忆,抒发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和人生态度的积极进取。
第一句“阿游踞东阁,赣君谈坐隅”描写了诗人和朋友阿游一起在东阁闲聊的场景,阿游正在角落之中坐着。“阿游”是朋友的名号,通过这一名号可以知道他们之间有很深的交情。东阁是一个清静雅致的地方,在这里与朋友相聚,可以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而“踞”字则是形容阿游的姿态,他正坐在那里悠闲地享受着这份安宁。“赣君”指的是赣县县令,他的职位并不高,但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悠然自得地坐着。
第二句“小生乃相吏,苟出当非夫”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仕途的感慨。诗人自称“小生”,是对自己身份的一种调侃和自嘲,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谦虚表现。“相吏”指的是官职较低的官员,“相吏”一词暗示了诗人曾经的身份和地位。“苟出当非夫”是说自己如果出去做官,就不当大官了。这一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不满以及自怜情绪。
第三四句“感慨事已往,功名人自愚”则是对往事的感叹。诗人感叹往事已经过去,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们都是自欺欺人的愚蠢举动。“事已往”意味着时间已经过去很久,而如今回想起往事,不免让人感到惋惜和无奈。
最后四句“纵甘嗟来食,念此非穷途”则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仍然能够保持乐观和自信的心态。即使自己曾经受到过嗟来之食(施舍的食物),但想到自己的处境并不算真正的穷途末路,还是能够坦然接受现实。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它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才气和胆识,更彰显了他对于生活的执着和坚韧。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意境,成为唐代诗词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