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问阿育,驱神作道场。
如何震旦国,重见铁轮王。
变幻从僧语,依微尽佛光。
那堪事势尽,千古但苍凉。

诗句释义:

  1. 题摄山舍利塔: 指的是在摄山(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建造的舍利塔,用以供奉佛教舍利。
  2. 昔我问阿育: 阿育,可能是某个佛经或文献的简称,这里指代佛陀或者佛陀的教诲。提问可能是询问佛陀的智慧或教导。
  3. 驱神作道场: 驱神可能是指驱散邪灵、邪气,使心灵得到净化;作道场则是指建立佛教修行的场所。
  4. 如何震旦国,重见铁轮王: 震旦国是中国旧时的称呼,铁轮王可能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或高僧,象征着慈悲与智慧。
  5. 变幻从僧语,依微尽佛光: 变幻可能指佛教中的各种法相和形象,如佛像、经文等;僧语可能指僧侣的话语或教导;依微尽佛光指佛教教义的微妙之处,如同佛光一般普照众生。
  6. 那堪事势尽,千古但苍凉: 那堪表示难以忍受或无奈,事势尽则指事情的终结或衰败;千古则指长久的时间或历史。苍凉则是形容一种悲凉、落寞的情感。

译文:

我曾向阿育请教,寻求佛陀的智慧以净化心灵。
为何在震旦国(中国),我们又见到了铁轮王(佛教中的菩萨)。
佛教教义的变化无常,从僧侣的话语中可以领悟其精髓。
可惜世事终将结束,留下的只有永恒的悲凉与寂寞。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提问的方式展开,诗人对佛陀的教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思考。诗中使用了“驱神”、“作道场”等词汇,展现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的重视和虔诚。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佛法的探讨,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