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士董江都,骚人屈左徒。
名高自张楚,才大欲吞吴。
一字心堪死,千秋意未孤。
好将疏越调,结鲤向姑苏。

【注释】

郭太史:郭璞。

美命:美好的期望。

遗诗:寄诗。

奉和:作答。

仅得二章:只做了两首诗。

策士、骚人:古代指有才能的人,这里指郭璞。

张楚、吞吴:指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以“离骚”讽喻君主,希望楚王能像当年楚怀王一样重用贤臣(《离骚》的开头两句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文王之苗裔”),但最终被楚怀王疏远,最后投江而死。后来比喻有才能的人不被重视。又一说,屈左徒即屈原。

一字心堪死:指郭璞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愤怒。

千秋意:指屈原的忠诚与爱国情怀,也指作者自己的志向。

好将疏越调,结鲤向姑苏:指作者愿意像屈原那样去追求理想,即使不能成功,也要像鲤鱼一样自由自在。

【赏析】

此诗是郭璞为酬谢友人所作的。全诗共八句,每句都紧扣着“遗诗见投”四字。前六句是郭璞的酬谢之辞,后两句是郭璞的回答。

第一句说:“郭太史美命先生贻诗见投”,意思是郭太史(郭璞)把一首诗托付给我。这是郭璞对郭太史的感谢,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郭太史的敬慕之心。第二句:“董江都”,是屈原的名号,屈原曾自比为“渔父”。第三句:“骚人屈左徒”,意思是屈原是骚人(诗人)。第四句“名高自张楚,才大欲吞吴”,意思是屈原虽然名高天下但却不得志。第五句“一字心堪死”,意思是郭璞的心中充满了悲愤之情。第六句“千秋意未孤”,意思是他的志向和屈原一样伟大。第七句“好将疏越调”,意思是他喜欢像屈原那样去追求理想。第八句“结鲤向姑苏”,意思是他愿意像屈原那样去追求理想。

这首诗表现了郭璞对屈原的崇敬与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忽视以及对政治腐败的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