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霁祗林步屧新,上方台殿郁嶙峋。
诸天入暝原无相,双树凌空不受尘。
清磬忽传迷后旨,慧灯谁引幻中身。
微官宿障如堪脱,长以斋心礼化人。
弘慈寺薄暮登藏经阁
雨霁祇林步屧新,上方台殿郁嶙峋。
诸天入暝原无相,双树凌空不受尘。
清磬忽传迷后旨,慧灯谁引幻中身。
微官宿障如堪脱,长以斋心礼化人。
注释:
- 弘慈寺:位于杭州西湖西面的灵隐山麓,是著名的佛教寺庙。
- 祗林:指寺院周围的树林。
- 上方台殿:即佛顶宫,位于弘恩寺塔内。
- 诸天:指佛教中的天神。
- 双树:指菩提树和桑树,常作为佛教的象征。
- 清磬:清脆的磬声,佛教法器之一。
- 迷后旨:指对佛法的迷茫。
- 慧灯:比喻智慧之光。
- 微官:微贱的官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弘慈寺景象和抒发诗人情感的作品。诗人通过对弘慈寺的描绘,展现了寺庙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佛教文化。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内心感悟,表达了对佛法的理解和对修行的追求。
首联“雨霁祇林步屧新,上方台殿郁嶙峋。”描述了雨停后,诗人在祇林寺脚下的新台阶上行走,抬头望去,上方的台殿巍峨耸立,显得格外壮观。这里的“雨霁”表明天气放晴,而“祇林”指的是寺院周围的树林,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颔联“诸天入暝原无相,双树凌空不受尘。”则进一步描绘了台殿周围的景色。这里的“诸天入暝”意味着在夜晚降临时,天空中出现的众多神仙形象已经消失,不再可见;而双树高高地挺立在天空中,不受尘埃的侵扰,象征着纯洁和超然。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景物的美丽,又体现了诗人对超然物外境界的追求。
颈联“清磬忽传迷后旨,慧灯谁引幻中身。”则引入了佛教元素,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感悟。清磬的声音突然传来,使人迷失在对佛法的探索过程中,而慧灯则象征着智慧的光芒,引导着人们进入虚幻的世界。这里既有现实的描绘,又有对宗教象征的理解,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尾联“微官宿障如堪脱,长以斋心礼化人。”则转向了诗人的个人修行。诗人认为,即使是微贱的官职也如同心中的烦恼一样,是可以解脱的,而他将继续以虔诚的心来修行,用礼节来化导他人。这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行和社会教化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