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里曾传玉树高,一麾湖海倦旌旄。
朅来华族称鸠氏,争道名家有凤毛。
北斗春云听旧履,白云秋色满仙曹。
亦知元凯多卿裔,为拟新词比佩刀。
【译文】:
曾经在署里传过玉树高耸,一挥长袖离开湖海倦旌旄。
突然回到华族称鸠氏,争说名家有凤毛。
北斗春云听旧履,白云秋色满仙曹。
也知元凯多卿裔,为拟新词比佩刀。
【注释】:
宪佥彭公:即彭泽,曾担任江西布政使等职。
乃孙端朝:其孙端朝曾任兵部尚书。
“玉树”、“旌旄”句:《汉书·苏武传》:苏武从卫律出使匈奴,单于谓武曰:“君至而武等不至者,以君之故。”乃别室置酒,飨遗甚盛。赐武羊马各一匹,居数日,因渐显武节,移徙他处,欲降武。后苏武持汉节归汉朝,匈奴放还苏武。此诗以“玉树高耸”喻彭泽之才高,以“倦旌旄”喻彭泽功成身退。
“朅来”、“鸠氏”句:指彭泽回到故乡,与友人重逢。
“争道”两句:形容彭泽才名大盛。
“北斗”、“仙曹”句:比喻彭泽功成名高。北斗星在春天出现时,常预示天将下雨;秋天时,常预兆天将变霜。
“亦知”两句:意思是彭泽的子孙很多都是朝廷官员,就像《诗经》中所说的“如彼日月”,都像太阳和月亮那样辉煌耀眼。这里比喻彭泽家族后代众多,才华出众。
“为拟”两句:比喻彭泽为后人作楷模。新词,新的诗文。比喻彭泽的诗文作品。
【赏析】:
这首诗是明正德六年(1501),诗人到南昌府拜访时任江西布政使兼按察使彭泽的好友所作的。当时彭泽正在江西任职。诗人对好友的到来十分高兴,特意写了这首诗。
首联两句写彭泽当年辞官归乡时的情状。首句“玉树高耸”,喻指人高才伟,第二句“一麾湖海倦旌旄”,喻指人功勋卓著,功成身退。“玉树”一词,用典丰富。《晋书·庾翼传》:“庾翼字南登,江夏人。……年十五,好属文。家贫不常得油,尝食蜜以充腹。”《世说新语·文学》载:“庾亮与诸贤夜集,俄而天暴雨,遂命举酒属客,问:‘七言诗最合体?’谢太傅云:‘安石谢道蕴。’于是引李白、刘白唱‘清风入高楼,明月生南岭’。南楼浮着清风吹来,月照在南岭之上,这两句是李白所作吧?”“玉树”在这里用来赞美彭泽的才能。“一麾湖海”,意指彭泽辞官后隐居在鄱阳湖畔。“倦旌旄”,意指功成而退。
颔联两句写彭泽重返故乡后的情景。“朅来华族”指彭泽回到故乡,与朋友重聚。“鸠氏”代指南朝梁武帝萧衍的皇后姓王名姬,字紫玉,南朝梁元帝妃子,梁武帝即位后封其为皇后,因其母弟早亡,故改其名紫玉为王姬。“争道名家有凤毛”,意指彭泽才高名贵,众人争相夸赞其才能。“名家”指彭泽的家族,“凤毛”指人才出众,如凤凰羽毛一样珍贵。《宋书·宗悫传》:“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少好学,善属文,性颖敏,弱冠知名。”《晋书·张华传》:“张华字茂先,凉州敦煌人,博学善属文,美须髯,神情瑰伟。”
颈联两句描绘彭泽家乡的自然风光与人情风俗。“北斗春云听旧履”,意指春云缭绕,好像听到彭泽当年留下的足迹;“白云秋色满仙曹”,意指秋云满天,好像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北斗”、“仙曹”都是天上的星宿名。“北斗”又称斗柄或魁星,是二十八宿中的第一宿,它位于北方天空,所以古人常以它代表北斗七星。“北斗”也可以指北斗七星所组成的斗柄,它位于南方天空,所以古人常以此表示南方。“仙曹”,指仙人居住的地方。“仙曹”也是星宿名,是二十八宿中的第五宿。古人以为天上有九宫八殿,其中五宫就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尾联两句赞扬彭泽的家族后代众多且才华出众。“元凯多卿裔”意指彭泽的祖先中有多名朝廷官员。元凯是指东汉时期的袁术。《三国志·吴书·虞翻传》:“袁术据南阳,起名都,号‘仲氏’;自号‘仲家’。”《晋书·桓温传》:“司马昱时拜温为镇军将军、录尚书事。温固让,乃止。温门生何劭、王坦之并有才名,温尝目远曰:‘阿寿,阿奴,恨我识之迟!’及温败,二人均见诛。”卿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为拟新词比佩刀”,意指彭泽给后来的人树立了榜样,他的诗文作品值得人们学习效仿。
整首诗以赞美彭泽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彭泽的深厚友情和对其才华的由衷钦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