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独厌承明庐,起草谁堪自石渠。
高坐旧看惊五鹿,讲堂新复兆三鱼。
窗前散帙钟山色,署里含香汉客裾。
应是两都增气象,班扬词赋几人如。

【注释】

闻君独厌承明庐,起草谁堪自石渠。

高坐旧看惊五鹿,讲堂新复兆三鱼。

窗前散帙钟山色,署里含香汉客裾。

应是两都增气象,班扬词赋几人如。

闻讯君独自在承明庐苦闷不堪,无人能起草文,自愧不如。

高坐在旧时曾看到过惊走五鹿的石渠,新近又在讲堂中见到过三鱼跃起。

窗外散放着书卷,可以看见钟山的景色,署里有香气四溢的汉家衣冠。

应当是你为两京增加了不少的气象,班固、扬雄这样的名臣才人有几个呢!

【赏析】

《送朱象玄之南司成二首》,此诗写朱象玄南归后的情况和对朋友的祝愿。

第一首写朱象玄在京城苦闷不堪。开头两句“闻君独厌承明庐,起草谁堪自石渠”,说听说您独自忍受着承明庐的苦闷,没有人能够胜任起草的工作,只好到石渠去。承明庐在长安,属门下省,是汉代皇帝召见大臣议事的地方;石渠在长乐宫北,属少府监,是制作御用器物的作坊。这两处都是皇家禁地,一般人是不允许随便出入的。这里用典意指朱象玄因受排挤而远离朝廷,不得重用。

“高坐旧看惊五鹿,讲堂新复兆三鱼”两句,说朱象玄在旧时曾看到过惊走五鹿的石渠,新近又在讲堂中见到过三鱼跃起。据《汉书·五行志》记载:“宣帝时,有石渠阁,殿门上刻‘吏不入内’字。”五鹿是石渠阁附近的一个县,三鱼是石渠阁附近一个水中的礁石。传说这礁石上有三条鱼,每当官吏来此办事,就把它们惊走了。后来官吏不来此办公,这些鱼也就不见了。“旧看”、“新复”表明了时间的变化。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过去我常到石渠阁去看惊走官吏的鱼,如今你却要在这里讲授经书了。

“窗前散帙钟山色,署里含香汉客裾”两句,写朱象玄南归后的清静生活。“散帙”,指散置的书卷。钟山是南京的别称。“署里”指官府。“汉客”指汉朝遗民或汉族人。两句的意思是说:你在窗外散放着书卷,可以看到钟山上的景色;在官府里,你还能闻到汉家衣冠的气息。“应是两都增气象,班扬词赋几人如?”这是结尾两句,说应该是两京都增添了不少气象,班固、扬雄那样的名臣才人有几个呢?

这首诗通过朱象玄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朝政黑暗的现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