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台殿白云深,处处旃檀有布金。
法座嘘烟盘宝树,香池浴日满祗林。
凭栏一气河山合,振铎诸天帝释临。
摇落登高吾不恨,已从初地变尘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秋日登毗卢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秋日登毗卢阁 —— “秋日”指的是秋天,“登”则是登上、攀登的意思。“毗卢阁”可能是指一个位于高处的阁楼,也可能是某个具体的地方名称。在这首诗中,它代表了作者登高望远的地点。
上方台殿白云深,处处旃檀有布金。 —— “上方台殿”指的是高高的台殿,可能是古代帝王居住或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白云深”则形容这些台殿被厚厚的云层包围,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旃檀”是一种贵重的木材,这里用来比喻台殿上的装饰和氛围。“布金”意味着装饰华丽,金光闪闪。
法座嘘烟盘宝树,香池浴日满祗林。 —— “法座”指的是佛堂中的佛像座位,“嘘烟”是佛教用语,意为香烟缭绕。“盘宝树”形容佛像周围摆放着各种宝物。“香池浴日”则是描绘了一个场景:阳光照射在香池上,池水泛起波光粼粼,仿佛太阳也在沐浴其中。“满祗林”可能是指整个佛寺庭院,或者指整个佛寺。
凭栏一气河山合,振铎诸天帝释临。 —— “凭栏一气河山合”意味着站在栏杆上,可以感受到山河融为一体的景象。“一气”可能是指天地之间的联系,或者是形容这种景色宏伟壮丽。“振铎诸天帝释临”描述了一位神祇(可能是指佛教中的护法天神)正在吹响法螺,降临人间。这可能象征着佛法的普及和影响力。
摇落登高吾不恨,已从初地变尘心。 —— “摇落”在这里可能是指树叶飘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登高”则是诗人独自登山的情景。“吾不恨”表明诗人对于这种孤独的感受并不介意,反而感到自在。“已从初地变尘心”则表达了诗人从修行的初心开始,经历了世事沧桑,心境已经变得世俗化,不再执着于修行。
赏析:此诗通过描写秋日登毗卢阁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诗人以宏大的景观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和修行的思考。诗句之间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深邃的艺术美感。同时,诗人对于世俗的超然态度也反映了他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