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杯酒一登楼,倚槛萧条木叶愁。
不尽天风吹大陆,何来岳色满邢州。
匣中星动双龙夜,柝里寒生万马秋。
为问郡曹诸记室,几人能并李膺游。
《于鳞邀登郡楼分韵得秋字》赏析
在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七言律诗《于鳞邀登郡楼分韵得秋字》中,我们得以一窥那个时代的文化与风雅。首句“使君杯酒一登楼,倚槛萧条木叶愁”描绘了一幅文人墨客相聚饮酒、共话国事的场景。诗人以“使君”自称,暗示其身份之尊贵,而“杯酒一登楼”则表达了与友共饮的欢愉。然而,“倚槛萧条木叶愁”透露出深秋时节的萧瑟与感伤,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以及内心的忧郁。
接下来的诗句,“不尽天风吹大陆,何来岳色满邢州”,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秋风扫过的景象,同时也隐喻了政治上的风云变幻和世事的无常。“何来岳色满邢州”中的“岳色”指代的是秋天特有的景色,诗人在这里巧妙地用“何来”二字,反问着自然的变换与人事的差异。
“匣中星动双龙夜,柝里寒生万马秋”进一步将秋天的意象推向高潮,运用了富有画面感的词汇来勾勒夜晚的宁静和秋夜的寒冷。“匣中”与“柝里”分别代表了室内外的两种环境,而“双龙”与“万马”则象征着繁复多变的世界。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也使得整首作品充满了哲理与哲思。
结尾处,“为问郡曹诸记室,几人能并李膺游”,则是诗人对同僚的提问,同时也是对自己才华的认可。这里的典故“李膺”,指的是东汉时期的名士,以其清正廉洁著称。王世贞借此表达了他对友人才华的赞许,同时暗含了对时代才俊的期望。
这首诗不仅是对秋天景象的描绘,更是对友情与才华的一次赞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以及对人物关系的微妙把握,王世贞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时代洞察力。《于鳞邀登郡楼分韵得秋字》不仅让我们领略了明朝文人的生活情趣,更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与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