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高望白云翔,浊酒残花兴未央。
总道除书同逐客,何妨抱案且为郎。
鬼神元自饶宣室,魑魅那曾止瘴乡。
散地陆沈无不可,于今孤匣卷秋霜。
【注释】
通州署:指唐代白居易任通州(治所在今四川通县)司马时的官署。杂兴:即杂诗,诗人为官时写的一些不拘一格的诗。潞城:潞州,唐时州治在今山西襄汾县东北。高望:意谓远望,形容视野宽阔。白云翔:比喻志气高远。浊酒:指浊酒一杯。残花:凋残的花。兴未央:兴致尚未尽。总道:总以为。除书:除授官职的书状。逐客:被驱逐出境的人,这里指贬谪之人。抱案:抱着案卷,意谓处理政事。郎:古代对读书人的尊称。宣室:汉代皇帝召见大臣议事的处所。鬼神元自饶:意思是说神鬼本来很宽容。元:通“原”。宣室,汉文帝即位前常到甘泉宫,与方士博士谈论鬼神之秘。魑魅:古代传说中山林中的怪物。瘴乡:南方湿热的地方。散地陆沈无不可:意思是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没有什么不可以的。陆沈:沉没、隐遁。孤匣:指孤零零的一个箱子,比喻孤独的人。卷秋霜:喻指清高绝俗的品格。
【赏析】
《通州署中杂兴四首》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时期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这组诗反映了诗人一生仕途的坎坷,表现了他对人生、对现实的看法和态度。
第一首写诗人远离京都,来到偏远的通州任司马。面对广阔的天宇,诗人不禁思绪万千,他想到了当年自己曾怀抱壮志,欲报国家而不得,于是写下了“总道除书同逐客,何妨抱案且为郎”两句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诗人虽然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雄心壮志,但他依然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愿意为朝廷效力。
第二首写诗人在通州的生活状态。他认为神鬼本就宽容,因此即使被贬谪也不足为奇。他也认为自己能够适应新的生活,并且乐于接受新的挑战。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了他豁达的胸襟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三首诗人以辛辣的笔锋讽刺了那些心怀鬼胎的人。他认为他们虽然身处繁华之地却心如死灰,甚至有些阴险狡诈。他对于那些心存叵测、图谋不轨的人充满了厌恶之情。
第四首诗人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清高脱俗的高尚情操。他表示自己虽然身处偏远之地,但却没有任何遗憾和后悔。他宁愿像一只孤寂的小鸟一样,独自守着那一个小小的箱子,也不愿去迎合那些世俗之人。他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操守,不受外界干扰和诱惑所动。